什么是八股文,八股文的股是什么意思 – 开来之家

什么是八股文,八股文的股是什么意思

八股文也称“时文”、“时艺”、“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明朝科举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很多学者认为八股文发源于北宋的经义,即宋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以经书中的文句命题,考生作文阐明其中义理。现在看来,宋代的经义虽不具备后世八股文的格式,但已经有了八股文的雏形。经义在吸收了散曲和元曲的一些成份后,在明初被确立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宪宗成化年间有了较严格的程式,后来演变为一种僵死的文体。

八股文的股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所谓“八股”就是八个部分的意思。写八股文必须写出这几个部分。文章的基本形式为:

破题;承题;起讲;然后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即四比、八股;最后收束。

破题,即开篇先把题义点明。以两句话概括,不能直说题义。如题目为《子曰》的八股文,可破题为:匹夫而为天下法,一言而为天下师。前句破“子”字,后句破“曰”字。

起讲,指深入地说明问题的用意所在,最多不超过十句。

四比,指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者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四比分为八股。每两股要求内容、词性、平仄相对,十分严格。

收束,即结束语,约在八句之内。

八股文在明代兴盛一时。有明三百年间,八股文名家辈出,如王鏊、钱福、唐顺之、归有光、金声、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等。俞长城《百二十名家稿》说:“制义之有王守溪(鏊),犹史之有龙门(司马迁),诗之有少陵(杜甫),书法之有右军(王羲之),更百世而莫并者也。”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写蘧公孙的女儿时曾说,“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女孩子尚且如此,士人之热衷就更不用说了。大家八股对后世的影响,从中可见。

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股文被废。乡、会试虽仍有四书义、五经义,但文章格式已不再限制。三年后,袁世凯、张之洞再次上摺,得到谕允,于是,有着七百年历史的八股文寿终正寝。

八股文有其严重的不足,比如严重形式化,缺少实际意义等。但是它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如士人从研习八股文中受到了儒家伦理道德的薰陶;为后世提供了文精意赅的典范(在明清两代,“小品”盛于一时,并非偶然);

八股文对楹联的成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等。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