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品赝品 – 开来之家

真品赝品


继往开来,对梦想脚步的追逐从未停止过! 一个新的故事会马上开始了!

  落马山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平日里平静得就像波澜不惊的湖面,即便是抛进去一块石头,也引不起几个涟漪。可是有一天,小山村忽然热闹起来。
  
  这天一大早,落马山那条蜿蜒曲折的公路上驶来了一辆汽车,据村头见过世面的二杆子说,这叫越野车,城里的有钱人才开得起这种车。那辆越野车一直驶到落马山村两委大院才停下,从车上走下一队人马,在村两委前边的开阔地摆开了架势,他们又是安装摄像机,又是摆桌子,扯条幅,好奇的村里人上前打听,才知道他们是市里电视台的,他们新开了一个栏目,叫专家鉴定,此番前来,是和市博物馆的专家合作,专门免费帮助村民鉴别宝贝的。
  
  中央台有一个栏目,名字就叫“鉴宝”,村里的不少村民都看过,他们看见一件不起眼的饭碗动辄就值几十万元,一件画着几棵草的画作能卖到上百万元,这心里都燥热得不行。看完之后,也将家中老一辈传下来的老东西找出来,擦了又擦,看了又看,心说这说不定也是一件宝贝呢,但是苦于没有门路鉴别。这一次“鉴宝”栏目组送上门来,就像给想瞌睡的人送上一个枕头,所以鉴宝栏目组来到了村里的消息一传开,栏目组门前就聚集了不少的持“宝”村民,还有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前来看热闹。
  
  主席台上坐着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据主持人介绍,他是市博物馆的国家一级鉴宝专家,名叫文斌,摄像机一打开,他就开始接待每一位持宝人,但是落马山这个村子实在是太穷了,历史上就没出过几个富人,村里人拿出的不是盛盐的坛子,就是吃饭的碗,没有一样有价值的,文专家显出很失望的样子。
  
  中午时分,一个年约七旬的老汉带着一件用红布包着的“宝贝”走上台来,放在鉴宝台上,之后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原来里面是一件制作精美的青花瓷瓶。
  
  文专家眼睛先亮了一下,接着他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问:“大爷,你这瓷器是哪里来的?”老汉还没说话,下面的村民就有人说:“人家柳大爷的祖上解放前是村里的大地主,那宝贝定是祖上传下来的呗!”原来老汉叫柳树头,他爷爷曾在省城做生意,老了后就回到老家,买了几十亩地,盖起了十几间大房子,过起了优哉游哉的地主生活,当然,因为这事,柳树头一家在“文革”期间没少挨红卫兵批斗。
  
  文专家听完柳树头老人的讲述,就接过青花瓷瓶,仔细地看了一眼外表,又看了一眼内胆,然后小心地放下,说:“这种器型的瓷瓶,是清康熙年间的宫廷御用的,如果是真品,这一只瓶子至少值50万元……”周围的村民听到这,发出了一声声惊叹,只有柳树头,神色却没有什么变化。文斌喝了一口水,

跨越世纪的善缘

相亲的日子到了,台商肖中华别提有多高兴。听女朋友应晓的语气,未来岳母应娟红对他这个女婿是相当满意的。哥哥肖中国打来电话说临时有事要晚到一天,肖中华就先把应晓母女约在一家豪华茶吧,肖中华按应娟红的意思
继续说:“可是,大家也知道,宫廷的御用货就那么几件,哪能随便就能在民间出现呀,就像你的这一只,就是民国时仿制的!”柳树头问:“那我的这只瓶子专家看能值几个钱?”文专家伸出四个指头,说:“400元就很厚道了!”老柳头哦了一声,然后什么也没说就带着瓶子回家了。
  
  栏目组忙活了一天,下午就回去了,临走前说这几天就会播出这个节目,让村民注意收看。专家鉴宝栏目还没播出,过了两天,有一个人就打听着上了老柳头的门,说自己是收荒的,问老人有没有祖上留下的老东西卖,老柳头就拿出了那天的青花瓶子,那人仔细看了看,说东西不错,但是他瞅不准是真货还是赝品,最后他说:“老人家,这样吧,我也不管这是真品还是赝品,我给您1000块钱,要是真品,我赚个仨瓜俩枣的,要是赝品,我自认倒霉,也不会来找您,您看咋样?”老柳头低头不语,既不说卖,也不说不卖,只是一个劲让那个收荒的喝茶。那个收荒的实在是忍不住了,说:“要不,我再加500元,这价格够公道了!”老柳头还是不开口,直到收荒的把价格涨到4000元,老柳头终于开了口,答应了。
  
  周围的乡邻听说了此事,都说老柳头赚了,前头人家专家说这是赝品,最多值400元,现在卖了4000元,足足涨了10倍,赚大发了,老柳头只是一笑,却不置可否。
  
  过了几天,栏目并没有播出,却有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原来那个所谓的栏目组还有鉴宝专家都是假的,他们以鉴宝为名,到处招摇撞骗,让村民亮出宝贝,真的他们就说是假的,还随口说一个很低的价格,然后让另一个团伙成员扮成收荒的,去那些家中有真货的人家,以很低的价格收购这些真品,还让这些人家觉得赚了便宜。
  
  因为村中老柳头是唯一上当的人,众乡邻都很同情他,几十万元的东西只卖了区区4000元,亏大了,老柳头笑了笑:“他们以为赚了便宜?傻,我老柳头走过南闯过北,什么世面没见过,岂是那么好骗的!”众人一听他这话音,都问是怎么回事,老柳头才细说原委。
  
  原来,老柳头的那个青花瓷瓶是他改革开放初期去江西的景德镇做生意时,认识的一个老窑工烧制的,他亲眼看见了这只瓷瓶从取土、炼泥、镀匣、修模、洗料……烧炉等全套过程。那一年,这一只花瓶他只花了10块钱。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开来之家,读一则小故事,悟一份人生哲理,读一年小故事,成一个人生智者。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