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人宛如宝藏 – 开来之家

美好的人宛如宝藏


继往开来,对梦想脚步的追逐从未停止过! 一个新的故事会马上开始了!

  @假装在纽约:“70后”也许是建国后最幸运的一代。孩童时不用忍饥挨饿,也不用吃三鹿奶粉;少年时正值港台文化黄金年代,又没有国产山寨文化毒害;在“文革”后商业化之前整个社会充满正能量的80年代长大成人;在学费暴涨前一路上完学;工作后在房价飙升前买了房。
  
  @中国周刊:我们村落后县城至少20年,县城与北京又差了50年——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小学校长论坛在北京召开,有校长坦承:“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经是现实,永远无法改变。”还有教师说,自己的学生正餐常常只有蒸玉米饭,只有家境好的学生,才舍得花5毛钱,配上一包榨菜。
  
  @刘同:很多父母对子女说:“你毕业了就回老家吧,我们托人帮你找一份工作,买套房子,找个好男人嫁了,生活安心,我们也放心。”但每个人生下来不就是为了见识这个世界吗?如果我们都变成小肥羊的羊、肯德基的鸡,生下来就是为了死,我宁愿从来就不被生下来。爱是理解,不是禁锢。生是见识,不是活着。
  
  @马伊…:最痛恨一大早在面包店占据几张桌子开会的貌似合伙人的男男女女,早已吃完面包还赖着不走,时不时蹦出个英文单词高谈阔论母婴产品。周围都是带着孩子来买面包准备吃完再走的妈妈们,大家都找不到地方坐。面包店的座位本来就少,大家吃完后都应该自觉离开不占用桌子,这种根本不体贴妇女孩子的人还想做好母婴产品生意?
  
  @里程:文学的魔力在于:它的门槛似乎很低,很多人都可以喜欢它,而一旦跨入,却发现里面是浩瀚无边的夜空。你要凭天赋与一世的修炼,才能辨识那些闪耀的巨星,你还要在摸索中慢慢寻找并确定自己的位置。因为光线太暗,隐秘藏于四野,于是,一连串的误读发生了:误读别人,也误读自己。
  
  @咆哮女郎柏邦妮:写散文像画国画,一气呵成,纯以气息取胜。写剧本像画油画,讲究构图和布局,刮开成画,下面是无数层颜料,一层盖一层。
  
  @吴苏媚:突然知道相识多年的朋友会跳弗拉明戈,顿时惊艳,美好的人低调又宛如宝藏。
  
  @彭晓芸:一个人独立于世间所需要的:1。爱的能力;2。找到毕生热爱的事业;3。一两样艺术爱好——这比心理医生强大;4。独处的能力和社群生活团队意识兼具;5。正常的道德感知能力。教育就是承担起激发孩子建设自我的责任,一旦错过习惯养成期,成年了再行纠正或培养,为时晚矣。有的人活得无聊就是因为缺乏热爱。
  
  @巫昂:我讨厌这样的写作:炫耀技巧,用小聪明,装大师,内在空洞,缺乏耐心,投机,想要一蹴而就。而除了装大师,我都犯过。年轻的时候,想要赶快写出厉害的东西,后来发现,这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的。无论诗歌还是小说,十年是入门期,是学徒期,很正常。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开来之家,读一则小故事,悟一份人生哲理,读一年小故事,成一个人生智者。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