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蛏子彻底吐沙的妙招
那一年,我迷上了写作。
成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是贪婪地读书,就是拿笔在纸上涂涂抹抹。总希望自己能写出一些匠心独运,字字珠玑,读来令人齿颊生香,闪烁着时代精神,且能流传千古的妙文。
然而,稿子一篇篇寄出去,收到的却是一封封退稿信。尽管如此,我仍然暗下决心,绝不气馁,哪怕失败一千次,也要坚持一千零一次。话虽然好说,可你头顶上的天空就是不见一丁点儿星光,在你见到百次千次阴暗的天空也许你不会丧气,可一千零一次以后呢?
一天,我又望着阴沉沉的天空,想,在宇宙世界,其实你就是一粒微尘,不是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变成凌云山石的。这样的想法就似初冬的一场严霜,在其凌厉的侵袭下,自己这片树叶,开始变得软塌塌、灰蒙蒙的,没有了生气。那时,不说再拿笔了,就是平日母亲做出的鲜美可口的饭菜,胡乱扒拉上几口,就觉得难以下咽了。
见我这样,母亲对父亲说:“清儿是不是病了?”父亲没有吭声,母亲又说,“反正清儿近些时胃口变得很差,你到集镇去买一些好菜回来让他顺饭吧!”
父亲是一个细心的人,其实已猜出了我的心思,他问我:“这些时日怎么不见你写写画画了?”我向父亲一股脑儿说出了自己的困惑。父亲听后没说什么。
第二天,父亲起了一个大早,去了20多里的集镇上。太阳快一竿子高时,父亲回来了。原来他是专程到镇上的水产品市场上买蛏子去了。
蛏子是生长在海边沙滩上的贝类动物,它顺滑肉厚,鲜嫩多汁,风味独特,俗有“海里的人参”之称。故而古人曾写诗赞道:“沙蜻四寸尾掉黄,
风味由来压邵洋;麦碎花开三月半,美人种子市蛏秧”。
父亲一边拾掇着蛏子,一边和我说话:“蛏子虽然肉味鲜美,但弄得不好就不能下咽。”原来不,他是说蛏子腹中含有许多泥沙。这时,只见父亲用一个盆子装了大半盆子清水,拿了两根筷子交叉放到水面上,然后将蛏子用筲箕盛好放到筷子上。这样,筲箕在水中,也不至于沉到水底。随之,父亲在清水中放了些盐,又倒了一些香麻油。
蛏子见有盐又有油,于是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它们吃的时候会不停地向外吐水,吐水时将沙子就顺带着吐了出来。由于蛏子悬空着,吐出的沙子沉到了盆底,因此它们每次吸进的都是清水。
父亲告诉我,“两三个小时后,蛏子腹中的沙子就一粒儿不剩了。”随之,父亲说到了我写作的事,“一个人要写出好的作品,就如同这蛏子吐出腹中的沙子,必须要有油又有盐。”
听了父亲的话,我想了想,心头不禁一亮,说:“我知道了,要写出好的作品,肚子中必须要有人间的“烟火味儿。”我的顿悟,让父亲开心地笑了。
从此,我走出去,一头扎进生活中,细心观察,在生活中学习。尽管一时间仍然是退稿,可编辑老师会说:“你的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半年后,我便有作品变成铅字了,以致现在成了拥有一点儿薄名的作家。
蛏子因有油盐等“生活味儿”,终成为一道鲜美可口的菜肴。一个怀揣作家梦的人,如能深入生活,虚心向生活学习,笔下就会有着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具有生命力的鲜活语言。你也就能为人们提供一份份美好隽永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