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人的添仓节
正月二十五为添仓节。填仓节据说是仓王爷的生日,这是中国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过去每到这个节日,各户,不分穷富都“为添仓,煮黍饭,焚香楮,祀仓廒”。农村年长的妇女还用纸剪成鸡、猫放在粮仓里,以此免去虫灾和鼠患。还有用灶灰在院内撒上三个灰圈,作为粮仓。在圈内再放些高粱谷子,大豆包米,象征秋天粮食满囤米满仓。
关于填仓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这一天要吃饱吃足,这样一年都不会挨饿,会很顺心。实际是以酒食饱腹为填仓。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引明朝陆启宏《北京岁华记》说:“二十五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谓之填仓。”
第二种说在这一天要籴米积薪,收贮煤炭,把这叫做“填仓”,实际是提醒人们,居家过日子实属不易,要时时注意积攒过日子的必需之物,不要过了今天不顾明天。这正是中国人特有的勤俭节约的美德。
第三种说法,是在农村,这一天把少许灰撒在场院的地上,画成粮囤的形状,在其中放少许谷物,象征围仓,叫做“填仓”。这是一种企盼丰收的仪式
清末以来,吉林汉族多从山东而来,他们带来了山东老家的农业技术,也带来了关里老家的生活习俗。汉族对东北的农业开发,迅速打开了这个大粮仓,纷纷在这天举行五谷祭,在院内撒灰圈象征粮仓,放入五谷,各仓留口,谓之仓门。
仓口放高粱为高粱仓,放谷子为谷子仓,放豆为豆仓等。粮上压土坯一块,上置馒头一个,插香一炷,谓之供仓神。又撒灰线从井沿至水缸,称之为引仓龙,习与“二月二日”同,以求丰收。
不过,后来填仓的意义扩大了,人们又赋予了其它各种不同的含义。在北京,正月二十三是“小填仓”,“大填仓”是在正月二十五日。此俗曾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北方地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