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休假制度,了解一下古代官员怎样休假
古代官员的休假包括休息日和节假日。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古代官员怎样休假。
西汉时期,官员休假被称为“沐休”。因为当时官员在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朝中官员每五日返家沐休,所以休假又被称为“五日休”。到了东汉,休假制度有所更改。据《史记•百万君传》载:“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也就是说,官员不但可以洗澡更衣,还可以回家看望老小、夫妇团聚。
为鼓励臣下尽心国事,晋朝规定官员不再有固定的休假,而代之以“急假”,以便官员处置紧急家事。急假一年以60天为限,不得超过。唐朝时,官员的休假改为旬休,即每十日可以休息一天。五代十国的后晋,家居外地的吏官探亲时,国家还会给路程假。
宋朝的官员休息日比以前任何朝代的官员都多,一年可达98天。明朝的休假制度较之宋朝有所改变,月假只有3天。清朝前期沿袭明朝的休假制度,但到了晚清,随着西方文明的入侵,每星期休假一天的习惯逐渐被国人接受。到了1910年,清朝政府在上层基本上实行了星期天为公休日的制度。
古代官员除平日的休息日外,还有节假日。比如,在唐朝,中秋节放假3天,寒食节、清明节放假4天。明朝时,冬至放假3天,元宵节放假10天。
对于官吏的休假,历代均要求严格。唐德宗曾明文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假满之日,须到衙门报到,否则,扣发一个月的俸禄,甚至还有因假满未到任而被罢免官职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