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些职官可以称之为“宰相” – 开来之家

历史上哪些职官可以称之为“宰相”

“宰相”一词,是对历史上主持朝政、掌握朝廷大权的职官的一种通称,并不是一种具体职官的名称。

在秦代,可称为“宰相”的职官其实就是“丞相”一职。汉代也有“丞相”一职,不过为了分割丞相之权,又出现了“左丞相”、“右丞相”的官职。

宋代的文武大权掌握在设于禁中的中书门下(简称“中书”)和枢密院两个部门,中书省和枢密院这“二府”也有分工,中书省掌管行政,枢密院掌管军队调遣、配备和给养。中书侍郎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加“参知政事”衔就是副宰相,又称为“执政”。

宰相和“参知政事”合称“宰执”,对国家大政方针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宋代推行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即于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欧阳修也曾任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的职务。北宋变法运动的领袖王安石在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

神宗元丰改制后,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成为宰相,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和尚书左、右丞相则为副宰相。南宋孝宗时,宰相分为左右丞相,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便做过右丞相之职。

辽金时代也是分设宰相府和枢密院二府,但大权掌握在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手中,汉人只是副职。辽的大权掌握在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手中;金的大权掌握在皇族完颜氏手中。

明太祖为了加强皇权,于明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废中书省及丞相之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的顾问,并任用这些大学士在内廷讨论政务,草拟诏敕,处理军政大事,实际上成了“内阁”,是管理全国政务的最高机关。

仁宗之后,内阁的权位日益增高,入阁的大学士成了实际上的宰相,首席大学士称“元辅”或“首辅”,把持着内阁大权。

清代初期在八旗制的基础上,凡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各大臣讨论通过。同时又设立了“南书房”掌管内阁事务,并设“南书房行走”之职,是实际宰相。

雍正七年,设立军机房;三年后正式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为军机处。任职人员为皇帝宠臣,如亲王、大学士、尚书等,称为军机大臣,通称大军机。实际上也是宰相之职。戊戌变法时被害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就曾任过军机处的章京。

至清末,改革官制,成立责任内阁,所属外务部、民政部、度支部、学部、法部、陆军部、海军部、邮传部、农工商部、理藩部共十部,长官称大臣,十部大臣都是国务大臣。

总的来说,我国历史上“宰相”一职,经历了从个人宰相制到集体宰相制的过度。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