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官――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前世今生
“烟峰山,顶顶尖,琳琅周围出春官。“这句民谣是说苍漢琳琅山周围的春官多。
据说在唐代安史之乱的时候,唐玄宗的太子在甘肃武都自立为王,他的爱妃宛珠患了怪病,于是,悬赏千金求医。
武都著名的老中医赵玉鳌应召入宫,半月后治好了施珠痼疾。唐王赐他金银,封他官位,他一概不要,只求能在武都、阶州、康县一带,自由自在地为老百姓医治“瘟麻病”,传授农事知识。唐王欣然应允了。
老中医赵玉鳌在以后的十年中,不仅根治了这一带流传的“瘟麻病”,而且每逢于月小阳春的“迎春”,到正月十五的“打春”,他都要走村串户传授农经。他把农业生产技术、敬老爱幼、家庭和睦等内容编成了顺口溜,便于老百姓听得懂,记得牢。因此,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说春官”。
唐王也就按百姓意愿,正式封他为“春官”,并赐给他一顶用黄铜铸成的春官帽,一尊仕女骑牛的铜靡春牛。
赵玉鳌向百姓宜传,这条牛是无道的隋炀帝变成的。他调戏自己的妹妹,被他妹妹用五花棒打死,变成了牛。那骑在牛背上的女子就是隋炀帝的妹妹。赵玉鳌在给百姓治病和宣传时,大家自动凑集“春钱”作为酬谢。但赵玉鳌分文不取,他经常吃干粮,喝溪水,住山洞。
赵玉鳌死后,当地百姓为他铸造了铜碑。他的三个儿子赵满勤、赵满益、赵满政遵照他的嘱咐,接替了“春官”职业。到了赵满益之子赵焕堂时,竞借他的名望,废除了说春不取酬的惯例,广收“春钱”,普建“春场”收租纳典,坐吃俸禄,成了显赫一时的官绅。
就在这时,四川苍溪琳琅山的刘兴海逃荒来到阶州,拜在赵焕堂脚下为徒。赵焕堂见他仪表出众,口齿清楚,就收留他做了贴身徒弟,传给他“说春”技艺。这刘兴海机敏伶俐,对师傅所传的技艺不仅能心领神会,而且把“说”改为四川民间小调“喟”,同时还将家乡琳琅山流传的许多优美神话编成唱词,这就更受百姓喜爱和欢迎了。
五年后,娴熟“说春”技艺的刘兴海,带着主人赏赐的丰厚酬金离开阶州回到了家乡苍溪琳琅山。他在很短的时间内组成一个达六十余人的“说春”团体,由他亲自传授技艺。同时,刘兴海还买通了当地官府,规定百姓们凑齐“春钱”,作为“春官”的酬金,这以后,苍溪琳琅山一带说春逐渐成为传统风尚。
后来,琳琅山的春官们不光在四川苍溪境内说春,而且逐渐发展到陕西、甘蒇、青海等省。他们去时一个个两手空空,回来时麻、粮、银、铜满背篼。说春也就还渐成为民间流浪艺人维持生计的一种艺术形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