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 开来之家

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旅程中,一定有一本书,放在我随身的背包里。就算在录像的空当也一样,总会有一本书,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这已经是一种习惯。好像写作对我来说一直是一种习惯。
  
  多年来,保持着这种习惯。习惯,是一种镇定剂、一个护身符,我靠它得到安稳。我是一个很喜欢挑战的人,也常常想要改变轨道,从来不肯循规蹈矩,然而,却不喜欢改变日常生活的习惯。不管在什么样的日子里,只要有一本书,再寒凉的天气,也像在口袋里放了一个暖炉。
  
  有时,它还真的能够发挥无穷作用。
  
  写这篇文章时,我正在北京往台湾的飞机上,包包里有一本名叫《追逐日光》的书。
  
  历经台风的威胁、转机的订位纪录莫名其妙地被取消、被迫拖着大行李箱上机,而行李箱里的酒又被海关“依规定”没收──实在让人一肚子乌烟瘴气,刚坐到座位上那一…那,我的神经还紧绷着。伸手探进背包里,我好像气喘发作的病人探到了救命喷剂似的。啊,还好我身边有一本书。
  
  《追逐日光》是尤金·欧凯利的最后传记,他是美国KMPG──世上最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总裁兼执行长,这本书出版时,他已经去世了。
  
  这本书是他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记录。
  
  那一年他五十三岁,功成名就,且乐观开朗,有坚固的婚姻,有两个可爱的女儿──最小的女儿才十四岁,同时还是两个稚龄孙子的外公,还有用不完的钱,许多尚待实现的梦想……在这个年龄,一般人想有的他都有了。
  
  忽然,他那当过护士的太太发现他脸颊有点凹陷,他听从建议做健康检查;忽然,医师说,他只剩三个月可活,而且他的身体状况将受癫痫威胁,就算他接受治疗,也多撑不了几个月。
  
  忽然,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可他还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走出了“为什么是我”的怨尤,决定尽情享受这三个月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享受有限的快乐和无可计量的痛苦。他为自己创办的公司找到接班人,然后带着太太到他们一直想要旅游的欧洲城市,安排好自己死亡后的追思礼拜。
  
  他的胆识与能耐,在面临死亡时仍然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将面临死亡的机会当成一份最后的礼物。过去的历练使他具有“接受现实的能力”,让他分得清什么是情绪,什么是现实,决定要勇敢面对。
  
  “难道生命的尽头非得是最糟的部分吗?为什么不可以让它变成积极而有建设性的经验,或人生最棒的部分?”欧凯利说。
  
  他明白,现实已经不容反抗。虽然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艰巨的,但却又是必然的。人生自古谁无死?他为什么不能够用不同凡俗的方式?
  
  死神可以带走他,但不能摧毁他的信念。他仍拥有人生美丽的回忆,也为他的妻子和孩子留下一个典范。
  
  他走了以后,和他一样热爱打高尔夫球的妻子说:“他留下我孤单一人在高尔夫球场上追逐日光──但是,他却帮我把球摆得好好的,让我能轻松打完这一局。”
  
  一个能够在听闻噩耗后如此清醒而平静的人,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如果注定要尘归尘,土归土,每个人都必须空手而来,空手而返,那么,一定要学到。
  
  总有某些坚韧的东西,会留在一个不被摧毁的地方。
  
  那就是我们在一生中学到的东西吧。如果将它称作宝石,


每个人所制造的款式和材质,如此的不同。
  
  仔细想来,我喜欢旅行的基本原因,和喜欢挑战、喜欢新鲜事是同样的理由。我想要偶尔离开既定的轨道。我是个胆子不算太大的俗人,所以旅行对我来说,是一个最安全的“出轨”方式。
  
  不时离开轨道,我才能抽离我最习惯的环境思考,我的心才不会在不知不觉中变老。
  
  这半年来,我每个月都到北京主持节目。每次三到四天,由于不能直飞的缘故,路程迢遥且旅途劳顿,一下飞机常直奔摄影棚──四十八小时内,要录完一个月的分量,总也还有些乌龙的状况出现……说不累是骗人的。
  
  可是,每一次往返,我总是愉快的,总有些收获,总认识了些新朋友。因为我没有把这个行程设定成“工作”,我将它设定成“旅行”。
  
  旅行,总会有些不按牌理出牌的事情发生。
  
  经过了一些岁月的历练,一些酸甜苦辣的洗礼,我也领悟一个神秘的道理:嘿,我知道我的脑袋里有一个秘密按键,如果我将它设定为“享受”,那么再辛苦多半是愉快的。就像有人觉得高空弹跳是个享受(目前对我来说那形同自虐),有人爬世界第一高峰也算享受(对我来说那是找死),有人把到亚马孙河参加马拉松被毒虫咬当享受(这是马拉松名将林义杰说的),而我自小把写作当成享受……因为享受,所以顶多发几句牢骚,无论遭遇到什么事情,总还能抿嘴一笑,没有任何恨意。
  
  写《追逐日光》的尤金·欧凯利也是“更改了设定码”而已。他决定不要让愤怒侵蚀自己最后一段时光,他选择把必须接受的事情,当成礼物。
  
  心态漂亮,虽败犹荣。
  
  我们都只能拥有有限的时光。
  
  在北京录像的时候,有一位记者来采访我,他很认真地准备了采访的问题。有一题是:“听说你写了不少有关爱情的书,请问你是因为恋爱谈得很好吗?”
  
  当然不是。
  
  当然是因为本来对爱情毫无认知,一派任性和傻气,于是自尝苦果,于是开始质疑。有句古话说,三折肱(三次折断手骨)成良医,我在感情中折断手臂或许不到三次,但大伤小伤、碎心爆肝总都少不了。
  
  不敢说自己成了良医,但至少学会了怎么跌伤势会轻一些。
  
  学会疗伤,学会为自己敷药。
  
  学会尽快找到伤口,而不是忽视伤处。被忽视的伤口只会暗自化脓,变成更大的祸害。
  
  学会珍惜,知道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该给我的;也明白记恨无益,留不得时,强留更是无聊。
  
  学会改变一下顽固。我认为“一定是这样的”东西常不是真的,这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学会在该坚持时坚持,该把持时把持。
  
  也学会了更改设定码:“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凡是陪过我们一段的人,必有他出现的因由,他有他存在我们记忆中的价值,也许不愿提起,但也不需抹杀,不必言恨。
  
  如果爱情曾经伤害过我们,何尝不是我们先点头同意。
  
  如同生与死,是人生必有的入口与出口;苦与乐,都是爱情的面相──如果没有得到什么,那就学到些什么吧。

欢迎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开来之家,读一则小故事,悟一份人生哲理,读一年小故事,成一个人生智者。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