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笔千里马
闲笔千里马
文/观鹅会意
笔者年轻时曾学习过唐宋八大家、散文高手韩愈前辈《杂论*马说》论伯乐与千里马的散文。可能是年轻气浮之因,该文并没有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与感悟,更没有体会到作者行文的愤懑。
丙申惊蛰再次拜读,也许是步入中年在人生历程中经历多了坎坷,积淀下了思想的成熟,深感韩前辈文短而蕴意深远,如若困龙吐着憋屈的云气,吼出的是它难舒腾云宏志的激愤。细品如若韩前辈情绪激昂地和笔者交谈着他对自己怀才不遇坎坷人生的感悟,便于后人从中借鉴。全文分为上中下三阕,首阕写伯乐与千里马两者的辩证关系,以及千里马遇不到伯乐赏识的悲惨遭遇 。中阕写千里马遭遇到劣马饲养的待遇,以致于难以显示其雄姿和才能。尾阕写庸人及使拥有了千里马,不识它的秉性、习惯、脾气、灵性,也难以发现出它的才能,只能有眼无球地怪怨天下无名马。笔者认为,要想深刻理解全文意思,要把伯乐看作是圣明识才的君王,把千里马看作是怀有抱负的贤材,这样就对其文好理解了许多。首阕:“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意为世上先有了识马、赏马、驭马的伯乐式的人,才会发现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赏识千里马的伯乐却不常见,所以即使有再出色的千里良马,也只能屈辱于奴仆下吏之手遭受辱屈,只能被栓在马槽马桩上,接二连三地冤屈死亡,也没有人称之为千里马。 中阕”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意为日行千里的好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小米,喂马的人那知日行千里良马的食量,而是按照普通马的饲量去喂它,纵然它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可是它经常饿肚马瘦毛长精力不足,很难显露出奔跑的雄姿与才能,连普通马驾车和奔跑的能力也缺失了,怎能强求它日行千里呢? 尾阕:”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尾阕对前两阕进行了归纳,驾驭千里马不熟悉它的能力与脾气,饲养千里马不知道它的食量,当它受了委屈嘶叫起来,驾驭者又不能明白它的意向,却拿着鞭子指着千里马不满地说:世上没有好马了。真是可悲可叹,难道说世上真的没有好马了吗?还是缺乏识别千里马的眼光呢!
为了体会作者创作《马说》的构思、意境与时代背景,笔者又拜读了韩前辈的《原道》、《原毁》、《获麟解》、《杂说*龙说》、《师说》、《进学解》、《圬者王承福传》、《争臣论》、《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与于襄阳书》、《应科目时与人书》、《送孟东野序》、《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送杨少君序》、《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等文,在笔者眼前浮现出的是朝代看重出身门第排斥出身低微贤材的朝风,在笔者眼前浮现出的是高层达贵显贵嫉贤妒能压抑人才的腐败现象;在笔者眼前浮现出的是韩前辈这位儒家学术的传承者,怀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梦想着披肝沥胆竭忠尽智去辅弼君主的心急如焚;在笔者眼前浮现出的是王承福放弃官职勋爵,手拿抹墙的抹子四处谋生的身影;在笔者眼前浮现出韩前辈考中进士只是取得了一个候补官员的资格,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心情急切屈膝地一再向宰相、于襄阳、韦舍人上书期待推荐;在笔者眼前浮现出的是进士孟郊五十岁才被任为溧阳县尉无奈上任的背影;在笔者眼前浮现出的是李愿求仕不得不满现实而退隐故乡;在笔者眼前浮现出的是董邵南屡试不第后,走在投靠藩镇割据势力的路上;在笔者眼前浮现出的是杨少尹功成身退怀旧还乡,作者羡慕他颇具古代君子之风的品格;在笔者眼前浮现出的是韩前辈送温处士赴河南军节度使幕下,作者对贤材得到任用而感到欣慰。文中描写的一个个和作者同时代的人物,既是作者的缩影,也是作者的镜子。
人生最难舍割的就是仕途的追求,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时期。尽管一个人在人生奋斗过程中尽了很大努力,就像做着一个痛苦残酷、充满挫折与坎坷的游戏,古人今人的人生环境都有许多相同之处,那就是都会逼着你去学会忍辱负重,学会用柔韧的淡泊去编织全新亮丽的人生。
- 上一篇:秦方义:将临梅子雨,举酒祭清明
- 下一篇:倒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