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哲理的文章欣赏《儒释道的人生智慧》
大家都知道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思想派系,有几千年被尊为正统文化的儒家文化,还有道家,以及后来传入我国的佛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充满哲理的文章欣赏《儒释道的人生智慧》,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研读这篇文章。
儒家、道家、佛家是我国文化史上三种重要的思想资源与思想传统。中国人文精神,尤其表现在人生智慧上。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人生智慧是德性的智慧,礼乐教化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的功夫,尽心知性而知天。道家老子、庄子的人生智慧是空灵的智慧,逍遥的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和。佛教的人生智慧是解脱的智慧,无执的智慧,启迪人们空掉外在的追逐,消解心灵上的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真。儒释道三教的哲学,充满了普遍和谐、园融无碍的智慧,在今天仍有其价值与意义。
一 儒家的人文关怀与价值信念
孔子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肯定人的文化创造。孔子人文观的核心是“仁”。“仁”的内涵包括物我之间、人人之间的情感相通、痛痒相关,即社会普遍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孝悌是“仁”的基础,“仁”是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之心,把父母子女兄弟之亲情往外一层层推扩,推己及人;“仁”不仅是社会的道德标准,更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是真正显示人之自我主宰的行为,道德是自己对自己下命令,即不是听任他律的制约或他力的驱使。孔子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由的文化伟人之一。
孔子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什么是“仁”呢?
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通达,也要使别人通达。人们都可以从当下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做,这是实践仁道的方法。“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终身奉行“恕道”: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决不强加给别人。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宽容精神,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仁道的价值理想,尤其体现在人在道义与利欲发生冲突的时候。孔子不贬低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和食色欲望的满足,只是要求取之有道,节之以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然而不用正当的手段去得到它,君子也不接受。人生存的价值就在于他能超越自然生命的欲求,孔子提出的道义原则和仁义礼智信等价值理想,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国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据,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士人知识分子的人格典型。
孟子提倡弘大刚毅、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操,崇尚死而后已、无所畏惧的任道精神。在生死与道德发生冲突时,“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种冲突,实质上是人的自然生命与人的德性尊严之间的冲突。孟子所倡导的道德选择表现了超乎自然生命之上的善的价值之极致,表现了人为人格尊严而牺牲的殉道精神。孟子笔下“大丈夫”的行为标准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这种任道精神和崇高人格曾激励了我国历史上无数的志士仁人。
在利益和仁义发生冲突时,孟子主张把“仁义”放在首位,提倡先义后利。孟子提倡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统一。他主张做官要“求之有道”。“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孟子·滕文公下》)在自己遭受侮辱时,怎么能匡正别人、匡正天下呢?圣人的行为,各有不同,有的疏远当时的君主,有的靠拢当时的君主,有的离开朝廷,有的身居巍阙,归根到底,都得使自己廉洁正直,不沾染污泥。“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这是说,人不论处在什么样的境遇中,选择道德还是非道德,如何选择人生道路,怎样保持独立的人格和气节,终究是自我作主的事。这就是孟子“仁义内在”的要旨。
二道家的理想人格与超越精神
道家强调无用之用;儒家强调有用之用。儒家之“有”“用”,即建构人文世界,以人文化成天下;道家之“无”“用”,则要从人文世界中超越出来,回归到自然而然的自然境界。道家的逍遥无待之游,是自我真实的自由人格之体现,以“适己性”“与物化”为特征;儒家的刚健自强之道,是自我真实的创造精神之体现,以“人文化成”为特征。
虚、无、静、寂,凝敛内在生命的深度,除祛逐物之累,是道家修养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无为”“无欲”“无私”“无争”,救治生命本能的盲目冲动,平衡由于人的自然本性和外物追逐引起的精神散乱,也是道家道德哲学的基本内容。道家的空灵智慧意在启发我们超越现实,透悟无穷,然后再去接纳现实世界,以开放的心灵破除执着,创造生命。因此,他与孔子儒家相反相成,相得益彰。
庄子在《大宗师》篇中指出,宇宙中可以作为宗主师法者,唯有“大道”。既然道的生命是无限的,那么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万物的生命也是无限的。所谓生死,不过如昼夜的更替,我们不必好昼而恶夜,因而勿须乐生而悲死。这才算领悟了生命的大道,也可以说是解放了为形躯所限的“小我”,而成为与变化同体的“大我”了。人们通过修养去体验大道、接近大道,可以超越人们对于生死的执着和外在功名利禄的系缚。其生命体验、审美体验的方式是直觉主义的“坐忘”。“坐忘”即通过暂时与俗情世界绝缘,忘却一切,甚至我们的形躯,即“无己”、“丧我”,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
《齐物论》表述了庄周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强调自然与人是有机的生命统一体,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齐物”的意思即是“物齐”或“‘物论’齐”,即把形色性质不同之物、不同之论,把不平等、不公正、不自由、不和谐的现实世界种种的差别、“不齐”,视之为无差别的“齐一”。这就要求我们以不齐为齐一,即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接受、面对真实生活的同时,调整身心,超越俗世,解脱烦恼,消解各种系缚,从有限进入无限之域。庄子的人生最高境界,是期盼“与道同体”而解脱自在,这在《逍遥游》中得到充分体现。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人格。儒家心目中的圣人或圣王,有着内圣与外王两面的辉煌。内圣指德性修养,外王指政治实践。儒家强调在内圣基础之上的内圣与外王的统一。因此,儒家人格理想不仅是个体善的修炼,更重要的是责任感和当担意识,是济世救民。
与儒家积极入世的现实品格相比较,道家凸显的是超越和放达,即不是积极肯定、参与、改造现实,而是以保持距离的心态,否定、扬弃、超越现实。这深刻地表达了人类崇高的理想追求与向往。任何现实的人都有理想,都有真、善、美的追求,而道家的理想境界,就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合一之境。
三 佛家的菩提智慧与人生解脱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同社会关系的重重网络,当你肯定自己的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时,你也要肯定别人的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承认或容忍别人的生存空间和利益追求。如果这些追求是彼此矛盾的,就必须设法调节。如果我们只是一味肯定自我,就会陷进一个难以自拔的泥潭。
每一个个体与生俱来就是有限制的个体,但人总是不太愿意承认自己的限制,也不太愿意肯定别人的追求。形体所带来的情欲、物欲、功名利禄的追逐,知识所带来的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还有社会文化所带来的身分、地位、名誉等等,对于人来说,都是永远不能摆脱的各种各样的束缚。
所有这些,在佛教看来就是所谓“无明”,就是所谓“贪、嗔、痴”等等。佛教的智慧,就是用否定、遮拔的方法,破除人们对宇宙人生一切表层世界的执着,获得某种精神的解脱和自由。人们常说,佛教讲“空”。其实,佛家既讲“空”,又讲“有”。“空”“有”,不是这两个字的表面意思,不能那样去理解。“空”“有”之论十分复杂。但起码有这样一条,此所谓“空”,是启迪人们空掉一切外在的追逐、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性或本真。佛教,特别是禅宗的返本归极、自识本心,是要帮助自己或他人寻找心灵的家园,启发人内在的自觉,培养一种伟大的人格。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与儒家的成圣人成贤人,道家的成至人成真人,都是一种道德人格的追求。
佛家的智慧不是空谈大道理,而是让你学会暂时消解心灵上的执着与烦恼,让你首先自知其限制,自虚其心,自空其说,以求容纳别人。佛教智慧启发人们反观自己心灵上的无明,扩阔自己的心灵,从种种狭隘的偏见中超脱出来,使自己日进于高明之境,而不为无明所系缚。禅宗教人“了生死”。既然连生死都可以了,那么,一切外在的执着都可以放下,人们不再为自己的有限性而惶惑,人们也不再处于“紧张”、“不安”的情意结中。人一旦消解了这种紧张、不安,他的创造性反而可以爆发出来。这样,有限的生命便进入到无限的境界之中。
禅宗让人保持一种“平常心”。返归平常,识得本真,就是“解脱”。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向外攀援,使得我们的“平常心”受到污染或扭曲,这也就丧失了自我,使“平常”变成了“非常”或“反常”。人们在生活中出于自保或竞争,不能不层层心防,不能不戴上各种面具,久而久之,弄假成真,“真常之心”被异化了,不正常的反而误以为是正常的,使人失落了真我。例如,升官发财、钱权交易、声色犬马的追逐等被人视为“平常”。
人生的许多要求是正常的、合理的,如饮食男女等等。禅的智慧不是要抹杀每个人的欲望与追求,而是让你保持一颗未被污染的“平常心”。也就是说,你仍然可以做你职份内的事,但你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引起你心理上“紧张”或“不安”的东西,你都应该立即“放下”,以免变成你的负担或烦恼。这就是要善于“空”,善于“破”,善于“消解”。
因此,禅宗的精神既是入世的,又是超世的,既是凡,又是圣,既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又善于解脱超拔出来。中国的儒家是一种入世的人文的宗教,中国化的佛教把出世与入世结合了起来。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成佛,是儒家与佛教的最高信仰。实际上,儒道佛都是要追求一种理想的高尚的社会,这就必先造成人们理想的高尚的内心世界。儒家和禅宗尽管有很多差异,然其共同点都是培育理想的人格境界,使人们的人生实践带有中国式的宗教精神和宗教情怀。
- 上一篇:冬天生活小窍门锦集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