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陷入一种“自愿消极”状态
一、概念:
“自愿消极”是指个体由于偏颇的自我认识以及对客观环境缺乏足够的调查了解及分析等原因产生出一种自我否定的消极暗示后,形成的一种负面心理现象和自我轻视的心情特征。高校中有一些大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曾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挫折后失去信心,甘为平庸,不思进取,听天由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陷入一种“自愿消极”的思维定势之中。
二、表现:
1、低层次的成就动机决定着较弱的学习动机
成就动机是人们已经选订了自己认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但有一定困难后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并争取获得成功的那种行为动机后的心理倾向。“自愿消极”的大学生一般高考成绩都比较低,考入到一所自己并不理想的大学后进入大学以后自己的专业又不理想,还有就是自己所就读的大学硬件条件,气候环境,地理位置等不适应,头脑中长期被这些消极因子所盘踞,无心学习,学习动机长期激发不出来,出现“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不和谐现象。
2、自卑心理导致人际关系缺乏
大学校园中,大学生的主要社会活动便是学习,“自愿消极”的大学生由于学习处于弱势地位,自然而然地脱离了本专业本系统的同学,有个别甚至与本寝室里的室友都影形相吊,大量时间又很难打发,只好去网吧,上街游玩等。他们由于有自卑心理所支配从不去主动与人交往,生怕别人不理睬,怕失面子,有时干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3、自我效能感低导致缺乏自信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完成一定水平的某种行为时所具备的信念和自我感受,由于“自愿消极”的大学生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不相信自己的水平与能力,总是对自己制定很低的行为目标,把自己精力倾注于如何防止“失败”方面,甚至是失去若干获得进取与成功机遇,在前进的道路上总是谨小慎为,走一步看一步,只要有一点挫折降临,马上就会给自己贴上“无能”的标签。
三、成固:
1、客观因素
“自愿消极”的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客观生活环境中和社会上方方面面的负面信息与消极观念作为刺激源,内心又缺乏“独立”性所致,从心理疏导这个“窗口”得知,“自愿消极”的大学生,他们在中学里就不是出类拔萃,可是家长却给予更多的高压,亲朋戚友也给予若干不切实际的赞许,弄得他们不能恰如其分地客观评价自己,造成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曾经出现过许多“高期望值”。客观是客观,现实是现实,客观是无情的,现实是真切的,结果外界的不切合实际的“捧杀”,导致他们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凭自己的能力在短时期内又不能主动恢复,只好选择自暴自弃,自愿消极,艰难度日。
2、主观因素
一个人要获得事业的成功,个人的努力是主导,还有自己的能极与量级也是关键,任务的难度与机遇的巧合更不可忽视,然而“自愿消极”的大学生倾向于在“选择任务的难度和机遇的巧合”这两个方面去归因,而不在“个人的努力”,“自己的能级与量级”这个方面找原因。一般来说,处于积极、正面、健康心理的大学生总是想到自己的优势,充分体验奋斗过程中的喜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抱有消极情绪的大学生总是老想自己的劣势与薄弱环节,埋怨机遇不降临于自己,把什么事都想得艰难与复杂,长期被消极的阴影笼罩自己的心灵,这样过低的“自我实现价值”很容易派生出自轻自贱的情绪后陷入孤独,沉默,自卑之境地。
四、应对
1、摸底调查 团体辅导
先确定一个范围,在一个系或一个专业范围内,请心理委员或学生工作部的学生干部摸底,把“自愿消极”的大学生列表登记(不公开操作),然后学校与心理疏导工作室联合约请这些大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集合开会,每个同学发一个“文件袋”,袋里装着一支普通的铅珠笔,一个小本子,一本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书,还设计出一个精致的“心灵密码向谁倾”的日记本,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觉得学校并没有忘记他们,受到了关注,接着请心理专家讲一些积极,正面,阳光的心理讲座,不要讲消极的东西,因为他们很敏感,如果讲消极的东西,他们马上意识到这是在责难他们,他们会感到无地自容,甚至中途退出会场,如果他们一哄而散,弄得会议主持人难看。如果都讲积极,正面,健康的富有激励的内容,这些积极因子就会自然而然进入“自愿消极”大学生的脑际之中,把他们原有的消极因子一个一个地“挤”出去。会议之后学校还可以搞一些文体活动加以补充和强化,则效果甚佳。
2、实施个别心理疏导
凡有“自愿消极”的大学生听了团体的心理辅导之后自然而然地有许多感想,有许多触动,有许多体会,甚至有些苦闷会向“日记本”倾诉。有时甚至会拿着这个日记本主动地找心理咨询师来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主动地把“日记”给老师审阅,给予支持,这时正是“因势利导”化消极为积极的最好契机,这时老师再给予若干支持和积极的心理暗示,他们都会自觉地去掉若干消极的自我暗示,给自己更多的积极的自我的暗示,同学们和老师们只要看到他们有了变化和进步,也会主动地与他们交朋友,这样“自愿消极”就会悄悄地向自愿积极转化。
以上应对策略是笔者多年来的“发明创造”,有些同行也曾学过这些“经验”,其实作法也很简单,其一是要耐心细致,倾出一颗爱心,其二是要与其他方面密切配合,总之,只要有想法,就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上一篇:大学生健康人格解谈
- 下一篇:大学生社交恐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