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 开来之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是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所决定的。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来看,这种必要性主要源于以下四种客观之需要。

1、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当今世界竞争的基点已由军事、经济转向综合国力,其实质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掀起,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培养人才的质量与规格,重视提高人的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居核心地位和起关键作用的是人的心理素质。国内外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和企业家,都是把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成功的基石。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认为:“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也说过:“伟大人物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他有坚强的意志。”美国学者戴尔?卡耐基调查了世界许多名人之后认为,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宣称:21世纪,全球每5人中就有1人将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联合国有关专家也曾预言: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抑郁症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纪病”。还有更多的人,虽然表面看来一切正常,但内心也在默默忍受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21世纪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其心理素质要求包括:良好的智力和创造力;具有爱心、善良的人性;能提高动机的思想境界和自控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的确,越来越多的研究业已证实,诸如超群的智慧、稳定的情绪、顽强的毅力、完善的个性、适应环境的能力、随机应变的机智等高品位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才资源的要素。

2、投身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放眼全球,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正如美国社会学者列维所说:“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事无巨细,无论国际或是国内,没有哪一个问题不与现代化有关。”从历史上来看,世界现代化进程已经出现过四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在文艺复兴时期,通过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在西欧出现了英国等第一批现代化国家。第二次浪潮发生在18世纪中后期,涌现出美国、加拿大、冰岛、西班牙等现代化国家。第三次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涌现出德国、日本、俄国等现代化国家。中国尽管也是第三次现代化浪潮的弄潮儿,但并未实现现代化。第四次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已演变为全球性的浪潮,我国现在已融人第四次现代化浪潮之中。

为了使我国的现代化能早日实现,必须注意研究历史的经验。这里所谓的经验,既包括现代化成功国家的经验,也包括现代化失败国家的经验。美国社会学者英格尔斯在总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失败的教训时曾经指出:“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标志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以至全部课程内容。在今天的发展中国家里,这是屡见不鲜的。进行这种移植现代化尝试的国家,本来怀着极大的希望和信心,以为把外来的先进技术播种在自己的国土上,丰硕的成果就足以使它跻身于先进的发达国家行列之中。结果,它们往往收获的是失败和沮丧。”、“痛切的教训使一些人开始体会和领悟到,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和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型的人们手中变成废纸一堆。”由此可见,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实现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和条件,它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而不是国家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如果不首先实现人的现代化,无论这个国家引进了多么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方法,也无论它如何效仿最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制度,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能是徒有虚名。

3、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需要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曾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澳大利亚学者埃利雅德曾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一个人要想在新世纪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通行证”(或称“国际护照”):一是学术性通行证,二是职业性通行证,三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对于第三张“通行证”的目标要求,他是这样描述的:“对于变化持积极、灵活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一个如此对待变化的、具有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人,具有一种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处理危险、冒险、难题和未知,从容自如。这样的人有能力并勇于负责,善于交流、谈判、施加影响、规划和组织。他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有信心的而不是朝三暮四的,有主见而不总是依赖他人。”不难看出,这第三张通行证实质上是一张心理素质性的通行证。另外,会议通过了“学会关心”的总结报告,认为在21世纪教育体系要进行以下一些重点转移:①从促进教育的统一性转变为促进教育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②从促进竞争转变为促进合作;③学会怎样学习,促进对学习的爱好,以便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包括开发批判地评估自己学习的能力;④强调个人的发展:自知、自尊、自信;⑤促进入际关系,支持年轻人发展与他人联系的能力等。这些转移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向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4、改变当代大学心理现状的需要

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在社会的急剧变革中,传统文化体系开始衰落,人们所推崇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受到冲击,而新的道德行为规范又未完全建立起来,人们普遍感到困惑焦虑、无所适从,出现价值失落、道德滑坡和人格扭曲现象。社会行为中短期行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非理性行为,也比比皆是。这使处于敏感期的大学生出现种种心理不适应,对社会的复杂性缺乏科学、全面、正确的认知,受社会消极面影响较多,从而产生悲观、失望、消沉、偏激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攻击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变革,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极端杀人案,更是让人看到不重视心理问题所带来的严重恶果。关于马加爵杀人动机的分析,研究者也取得了一致看法。中国人民大学李玫瑾教授认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同时,他的犯罪心理、犯罪方式与手段,又与他的智力水平密切相关……虽然说像马加爵这样走向极端的人是极少数,但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却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

(1)心理危机

据调查,当代大学生正处在“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其主要表现为无聊无为、胆怯退缩、自卑逃避、封闭压抑、麻木迟钝、幼稚依赖、优柔寡断、虚荣矫饰、偏激固执、任性刁蛮、委屈感与牢骚、悔恨、犯罪感与自责、仇恨与敌意、自我失败主义等。这些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治疗,必将导致严重后果。

(2)心理认识出现偏差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的教育观念有偏差,认识上存在片面性,没有认识到心理素质对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时至今日,不少大学生依旧是只强调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忽略心理素质;只重视自身的生理健康,忽视心理健康。国内学者有一项调查表明,许多大学生认为成才的关键因素是强壮的身体、聪明的大脑和有专业特长,而很少有大学生认为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大学生虽然有较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较好的专业技能,但在日常生活中对心理健康还存在不少错误的认识或偏见。这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大量个案中足以证明这一点。

(3)心理障碍由潜隐型向外显型发展

大学时代是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彻底切断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联系上的“脐带”,构建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使得大学生要面临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存着比较明显的复杂多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中国青年报》1988年1月13日报道,据天津市高校体育卫生验收资料统计,在全市5万名大学生中,16%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有恐惧症、焦虑症、疑病症、强迫症、神经性抑郁症和情感危机等六种不良心理状态。在当今社会转型期,青年大学生中程度轻的心理问题更是俯拾皆是,主要有因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引起的心理焦虑,人际关系不良难以沟通导致的心理苦闷,消费上相互攀比导致的心理失衡,性和恋爱问题及情感危机难以排除产生的心理困扰,择业和就业竞争带来的心理紧张等。胆怯、自私、嫉妒、执拗、过分依赖、任性、自我中心等不良个性特征,在很多大学生身上都有体现。一些大学生在强者面前自卑自怜而趋炎附势,在弱者面前自高自大而趾高气扬,碰到一点挫折或失败就丧失进取心,受了一点批评、指责就要寻死轻生,偶遇一件不如意、不顺心的事就消沉,甚至为了一丁点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而大打出手。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目前这种状况由原来的封闭和潜隐形式逐渐向外显和公开化过渡,此点应引起各界高度关注。

(4)心理基础“先天不足”

大学生的心理基础普遍薄弱,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中学阶段,竞争激烈的社会、望子成龙的父母、渴望办出“名气”的学校,三方叠加的压力,直接造中学生亚健康心理。一些父母溺爱或缺少关怀、性格脆弱、幼年受到打击或者经济贫困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尤其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当代大学生偶然出现的心理问题。一个人进人大学后的种种问题表现,只不过是他大学以前漫长岁月的必然结果。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偏差和空位,是教育步人误区的后遗症。我国中小学教育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长期空位,缺乏完善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机制,没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养成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早应在中小学阶段就进行的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对许多大学生来讲几乎是一片空白,而高等学校教育不承担这样的基础性工作似乎又成为理所当然。从中学进入大学,大学生面对的是环境刺激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社会竞争激烈化和学习生活紧张化等,而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又决定了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心理应对和承受能力普遍较弱。以这种尚未完全成熟的心理状态,来应对环境的巨大变化,其心理健康之路必定是坎坷不平、动荡不安的,不可避免地会陷人种种矛盾与冲突交织的漩涡。身体素质状况不良、身体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和缺乏必要的心理教育指导,使得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一落千丈,产生许多心理异常和行为偏差,因此各种社会问题和心理障碍层出不穷。

(5)心理素质结构后天失调

心理素质是指人们在心理活动方面的状态、品质和能力。心理素质的好坏主要体现在人的心理状态的正常与否、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三大方面,它又包括智能和情商两大类,两者之间是有机联系的,某方面的个别内容只有在心理素质结构的整体中才具有其确定的意义。人的心理素质结构并不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多元体。我国的家庭、社会乃至学校至今仍未走出重分轻能、重智轻德、重身轻心的教育误区。许多大学生生理发育早、心理发展滞后,学业成绩优良、社会适应不良,高智商、低情商的不和谐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着。

综上所述,高校不能忽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代大学生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投入,迫在眉睫。

二、大学生心理误区的种种表现

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是以精神和心理活动失调或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有神经症、人格障碍、性变态和精神病等。

1、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与工作学习负担太重或与心理应激因素有关的非器质性的轻度心理障碍,曾被称为“轻性精神病”。在大学生的精神疾病中,各种神经症是患病率最高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不太严重,主要表现为:病人对自己的病态有相当的自知力并迫切要求治疗,无持久的精神病性症状,人格没有瓦解,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但其心理活动能力降低(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思维与工作效率降低),情绪波动与烦恼,体感性不适增加。大学生中最常见的神经症主要有:神经衰弱、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和疑病症等。

(1)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指由于大脑长期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使精神容易兴奋或脑力容易疲劳,并伴有情绪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如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的神经症。此种心理疾病在休、退学病因统计中占总数的30%—60%。

大学生患神经衰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具有某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如性格郁闷、胆怯,敏感多疑,自制力差等)的个体容易患此病。

对未来前途过分焦虑,学习和竞争的压力过强,个体常为此废寝忘食,消耗自己身心的能量,当任务不能完成时又极度自责,使心理压力更加增大,最终出现神经衰弱。

生活和事业上的挫折带来的精神创伤和消极情绪,如人际关系紧张、失恋、亲人去世、自己身患重病、与家人关系紧张等,这些事件易使个体长期处在压抑、忧虑、怨恨、绝望等消极状态之中,从而导致发病。

神经衰弱的防治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首先,要引导患者正确地认知病因,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病只是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压力太大所致,所有的症状都只是暂时性、功能性的,通过主动的调适,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其次,建议患者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有计划、有条理的良好习惯,如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学习计划,克服心浮气躁、杂乱无章的不良习惯。第三,要注意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适当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努力使心情愉快、平静。此外,还可以根据病情,配合以音乐疗法、森田疗法、药物治疗等方法。

(2)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症。其症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两者的冲突导致患者紧张不安,十分痛苦,患者明知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患者可能以一种为主,也可能几种兼而有之。强迫观念。头脑中反复出现多种毫无意义的思想、语言、记忆、联想等,如对自己已经完成的行为,虽然经过自己反复确认仍不放心,强迫怀疑;又如对自己以前的往事反复回忆,难以摆脱,痛苦不堪;有时还思考一些毫无现实意义的问题,或产生某些不能控制的联想,使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强迫意向。反复产生一些违背自己意愿而有可能导致可怕后果的欲望冲动,虽然这种意向一般不会付诸行动,如看到刀产生砍人的意向,到高处有想往下跳的欲望等。强迫行为。明知无意义但控制不住,重复一些行为动作,如强迫计数,不由自主地去数路过的电杆或台阶、教室的灯或课桌椅;也可表现为强迫性仪式动作,如说话前总要敬礼鞠躬;还可表现为强迫洗手和强迫洗衣等行为。

强迫症的发病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因此适当采用药物治疗有部分疗效,但强迫症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因素作用及激烈的情绪体验的影响容易引发此病;人格的缺陷也是原因之一,患强迫症的学生常常表现出胆小怕事、主观任性、优柔寡断、古板拘谨、多疑多虑及过分苛严地要求自己。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强迫思想的矫正,有一定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要使患者了解疾病的性质,向患者解说精神生活中的客观联系和规律,懂得强迫与紧张不安之间的关系、自我评价太高与自我要求苛严之间的关系等,帮助患者树立起对学习、对生活的自信,鼓励参加正常的活动,转移对强迫的注意力;患者在活动中还可认识到自身人格的某些缺陷,并努力加以纠正。

(3)焦虑症

焦虑是个体在感到有压力时都曾体验过的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有两种状况:一是慢性(广泛性)焦虑症,以持续的广泛性的焦虑为特征,表现为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无固定内容的恐惧和紧张;二是惊恐发作,表现为无明显原因的突发性惊恐,有濒死感及失控感。焦虑症发病时常伴有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尿频尿急、口干出汗等植物神经紊乱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而这些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焦虑症的发病。高校要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愉快的校园环境,要教会学生不但要懂得竞争,更要懂得合作。高校要尽可能多提供一些师生沟通的机会,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对已患焦虑症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认识到此病为功能性而非器质性,是可以治愈的;要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病因,并给他们多提供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树立起自信;此外,还可以进行自我松弛治疗,必要时可以配合药物治疗。

(4)抑郁症

抑郁症是指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一种神经症。它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有治疗要求,而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生活能力不受严重影响。

本病以持久的轻度至中度的抑郁为主要临床性,符合神经症标准的患者如伴有以下症状中至少三项者,便可诊断为患有此病: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但不绝望;兴趣减退,但未丧失;缺乏自信心,自我评价下降,对赞扬和鼓励感到高兴;精神不振;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意接受同情;有自杀观念,但内心矛盾重重;自觉病情严重,积极寻求治疗;感到疲乏无力,思维迟钝,有睡眠障碍。

抑郁症病因主要有:一是生活和学习中的重大挫折与失败(如失恋、亲人去世、与家人关系紧张、成绩滑坡、身体状况恶化等)导致情绪低落、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下降、心境陷入抑郁。二是某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如性格孤僻内向、寡言少语、自我封闭、态度悲观、自卑、自责、自罪等)容易产生抑郁。

治疗本病,首先要分析病因,重新认知自己的处境;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目前的处境只是暂时的,自己感受到的并非是事件的全貌和本质,而是一种被歪曲了的主观体验,没有理由要动摇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其次,调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目标,重新树立自信。学习和生活要有计划,目标可调低一些,使自己能多体验一点成功感和幸福感,发现自身的优点,多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奖励。再次,培养良好的人格特征,如乐观知足、开放乐群、自强自信等特征。最后,注意动员患者周围的人(如辅导员、同学和亲朋好友)为其提供亲切温暖的心理支持,让患者得到同情、理解和关怀。

2、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变态人格、人格缺陷,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立常。这种人格特征的偏离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且对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社交和职业功能,或者使患者自己感到痛苦。人格障碍通常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身。但是人格障碍缺乏发病、病理过程和转归等疾病所具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情感和意志活动的障碍,其思维和智力活动并无异常,所以人格障碍并不是真正的精神病,而是人格的畸形发展,当然也属于异常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中真正有人格障碍的人并不多,但存在不良人格倾向的人却不少,而他们正是人格障碍的易感人群。常见的人格障碍有:行为怪癖、奇异——偏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情感强、不稳定——病型、自恶型、反社会型、攻击型人格障碍;以紧张、退缩为特点——回避型、依赖型人格障碍。

3、性变态

性变态又称为性行为异常,是指不符合社会规范且可能伤害他人的性行为,它也是变态心理的一种表现。正常的性行为是指成熟的两性之间以生殖器性交为主的性活动,而性变态者往往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却有强烈的性兴奋和相应行为,且在不同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性行为。性变态的初发年龄多在青春期,大学生中也存在少数性变态现象。由于性变态的行为不易克服,会给个体带来激烈的心理冲突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性变态行为常常自伤并且伤害他人,对己、对人、对社会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的甚至触犯法律。性变态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性活动对象异常;二是性行为异常,如露阴癖、异装癖、窥阴癖、摩擦癖等;三是性活动的前提条件异常,如施虐狂、受虐狂、恋尸癖等;四是性别认同障碍,如易性癖。大学生中真正性变态者并不多见,患者几乎都是男性,涉及的性变态种类也较少。主要有以下几种:同性恋、恋物癖、异装癖、露阴癖、窥阴癖。

三、大学生产生心理误区的主要原因

心理误区产生的根源是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从何而来?概括来说就是一“高”一“低”:“高”是指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低”是指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高与低之间的矛盾冲突造成了心理压力,形成了大学生的各种心理误区。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1、客观因素 .

它指某些不以大学生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主要有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因素。

①家庭原因

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过度保护和过度严厉。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忽视。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的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和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有的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其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一部分学生的学费甚至都无法交足,他们的父母更无法满足他们在“生活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而且由于经济原因,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不占有优势,导致他们的人际交往状况不良。很多经济困难的同学学习认真刻苦,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钱,但是长期的艰苦生活不但对他们的身体会造成营养不良进而导致机体各方面机能下降,而且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出现自卑心理。其中也有一些人不甘于艰苦朴素的生活,羡慕“高消费”,但是自身的经济状况又无法满足自己的消费,这种矛盾心理必然会演变成心理问题。

卷入家庭矛盾漩涡和独生子女现象。一是家庭父母关系不合或离异,造成学生的心理创伤。很多大学生缺乏和父母进行交流,甚至有的大学生与父母感情不和、对立,纠纷迭起,自己卷入了家庭矛盾的漩涡,并为此而苦恼;有的学生从小父母离异,家庭破裂,生活在“单亲家庭”中,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内心苦闷,但又只能把苦闷压在心底,久而久之导致学生本人的情感出现障碍,例如情感淡漠、为人冷漠对他人残酷的现象,也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二是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后遗症,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一大诱因。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独生子女存在一些先天的弱点:.任性、自私、不善交际,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不懂得如何和同学相处,缺乏一些必备的生活技能等。这些问题往往源于独生子女从小就备受家人的溺爱,缺乏集体合作精神。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常常会养成许多不良习性,而这些习性又成为诱发心理疾病的原因,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和周围的人良好相处,其心理相当受压抑。在这种压抑的心理状态下,学生极易形成自卑心理,导致性格孤僻、对他人冷漠或敌视。

②社会原因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种种现象正是当今大学生产生异常心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因素。当前,我国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大潮正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各项改革打破了沿袭多年的陈规陋习;原来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社会开放使各种西方思潮源源涌人,中西文化冲撞使人们在观念上发生了碰撞和裂变。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许多大学生的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理疾患。

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

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所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这样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其次,迷恋网络还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行为怪异。

社会竞争激烈和就业压力大。一是社会就业竞争激烈。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这给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二是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期望值过高。我们国家的大学教育过去是精英教育,能上大学的就是人才。现在大学扩招,教育已趋向普及化,大家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可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却没有转变,非要找一个理想工作不可,求职期望值非常高,这与现实不符。这样也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③学校原因。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学校教育在一个人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然而,许多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而施以不科学的教育。

学习上的过度紧张。过度紧张的学习也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这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有的大学生从高中时代起,学习上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考进大学后,学习负担仍然较重,学习压力比较大,这样,他们由于神经系统过度疲劳而导致功能失调,常常夜不能眠,食不甘味。神经衰弱的现象在学生中相当常见,而且几乎所有的神经衰弱的学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出现种种精神和躯体异常现象。他们深深为此苦恼,甚至怀疑自己的身体得了某种不治之症,或认为自己的人格出现了变态,从而会导致自信心和主动性的缺失。如果此时学生本人的学习成绩又不是很好,那么它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又是一种强烈的打击。

④其他客观因素。

突发事件。有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家庭突然遭受不幸,如父母一方猝逝或遇到:各种灾害等;有的突然患重病,不得不休学;有的女生突然遭到歹徒强奸;有的与异性谈上了恋爱,可对方突然与他(她)告吹了;和别的同学发生冲突,打架斗殴等。这些突发事件,如果没有心理咨询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帮助,不但会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导致某些严重事件的产生。

生活环境差。例如有些高校食堂伙食太差、不卫生,使有些大学生营养不良,机体的各方面机能较差。在没有良好身体的支持下,遇到较大的困难或挫折,就可能一蹶不振;寝室太小,照明不佳,噪音太大,地板潮湿,通风太差,长期生活在不良的环境中,会导致人的心情变坏,生活习惯懒散,甚至加剧学生之间的矛盾,使有些大学生不愿意进寝室。

2、主观因素

①这里说的主观因素,主要是指某些随着大学生自身主观愿望而变化的条件或个体心理原因。

生理机制的缺陷、疾病与心理发展不平衡。一是生理机制的缺陷和疾病。有的大学生患有慢性生理疾病,久治不愈,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忧心忡忡,自信心严重缺失,甚至悲观厌世,产生自杀的倾向;有的学生外貌条件比较差,在同学之间自感没有优势,走路时总是抬不起头,自卑心理严重;有的男生个子太矮小;有的女生体态太胖。如果没有心理教师的及时恰当的帮助,那么这些状况就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二是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不平衡。大学生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并不是同步的。

在生理上,他们已是“成人”,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模式落后,导致很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一直在学校里学习,除了学习,其他方面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发展,所以他们在心理上,仍带有许多少年时期的痕迹(如幼稚、脆弱、依附性强等)。在上大学之前,他们基本上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因此他们的社会阅历普遍十分浅薄。面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矛盾以及自己遇到的一些挫折和问题,幼稚脆弱的心理难以调适,心理问题障碍也就会随之而来。如果没有心理咨询教师的及时干预,他们可能会产生一些偏激的看法和极端的行为。

②理想和目标落空造成内心困惑。进人大学后,学习失去了中小学时的动力,又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社会市侩和阴暗的一面,习惯于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在现实面前感觉到困惑。针对这种情况,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大学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学好专业课,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高尚道德情操,锻炼组织社交能力,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在学习内容上,大学生要注意寻找自己的学习兴趣,除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外,还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③难以适应生活环境的转变。一是不适应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进入大学的新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二是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如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等都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的5%—7%是特困生。他们中有些人虚荣心很强,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总觉得穷是没面子的事,不敢面对贫困,与同学相处敏感而自卑,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同学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

④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学非所爱,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从而产生心理压力。有些大学生入学后,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学习上动力不足,拿起书本就头脑发胀,上课听不进,作业抄别人的,明知不对,但难以改正。这种心态从低年级延续到高年级,随之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⑤情感危机和青春期的性困扰。当前,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情感受挫促使大学生心灵苦闷。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恋爱失败(失恋)常使某些大学生神魂颠倒,在情感上难以自拔,造成心理失调,甚至导致精神崩溃,走向极端,造成悲剧。其次,性困惑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其性生理发育已经成熟,性心理有所发展,由此而出现了性的困扰。男生因对遗精产生误解而紧张,对手淫认识有偏差而产生犯罪感;女生在月经前后精神紧张,在性意识与自我道德规范的冲突中产生心理矛盾。有些大学生有手淫的自慰行为而无法自我控制,加之缺乏正确的性知识,常有自责感和负罪感。这一类性困扰现象,都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再次,性行为问题。一些学生过于封闭自我,导致性压抑。另一些学生过于开放,随便发生两性关系,以后又非常后悔与自责。

⑥人际关系不良。有些大学生由于自我评价不恰当,或自命不凡、目空一切、骄傲自满、或极度自卑、畏缩不前、性格孤僻,因而无法与他人和谐融洽地相处,人际关系极度紧张。他们往往为此苦恼不堪,自然会产生心理问题。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踏着铃声进出课堂,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述说衷肠。”这句顺口溜实际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交际困难,一方面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倾诉对象,有问题的学生更会加重心理压力,还易导致心理疾病。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社交障碍。

⑦行为习惯不良。一是行为表现太差。有些大学生根本不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放在眼里,纪律观念淡薄,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有的考试作弊,考试多门功课不及格;有的恋爱越轨、行凶盗窃,因而受到了学校的警告、留级、留校察看等处分,这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由此而产生。二是不良习惯方式。有的男生吸烟、酗酒,有的女生在穿着打扮上过分追求“高档化”,致使经济上难以承受,由此带来了极大的心理烦恼和困惑;有的大学生自尊心、嫉妒心太强,且习惯化等。这些不良习惯也极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问题。此外,由于不良意志品质造成的问题行为等,也使学生产生心理误区。有的学生家庭环境不好或者以前经受过挫折,导致对生活缺乏乐趣,认为世界很可怕,因此与人交往时表现出敌意。

总之,心理误区的产生,一方面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另一方面又具有情境性和可塑性。大学生心理误区的产生,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结果。

四、大学生心理误区的辅导原则和方式

1、心理辅导原则

①帮助与自助相结合。

心理辅导是一种帮助引导而非包办代替的行为。给人最好的帮助就是让大学生学会自助,一般是通过讲座,团体辅导报告,咨询会、回答问题等形式使大学生变得自立、自强、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

②预防与发展相结合。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减少痛苦体验,适应周围环境;一方面还要追求发展,具有积极的理想、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状态、建设性的人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特征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③尊重与理解相结合。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个体的存在权和选择权,承认其独特性和人格平等性。另一方面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按对象的所作所为、思想感悟和本来面目去了解对方、启发诱导,以人感人,以情激情。

④整体发展与个别对待相结合。

整体发展与个别对待相结合又称为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面向全体成员人格的整体性发展,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关注知、情、意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对象的个别差异,强调个别化地对待每一个对象,采用灵活多样的策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2、心理辅导方式

心理辅导不仅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思想和心理观念,而且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操作方式。因此在实践中,通常采用以下途径或措施进行心理辅导。

①开设心理辅导知识课程或活动课程。

在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碰到的只是一些很普通的心理障碍。走预防之路,远胜过“亡羊补牢”。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②建立心理辅导工作系统和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当前高校要尽快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形成心理辅导工作系统,注意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容易在引导方法上产生偏差,因此建立一支合格的高校心理咨询队伍非常重要。

③实施个别、小组和团体辅导活动。

高校心理辅导要通过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对象、问题和条件采取相应的辅导方式,从而取得良好效果。

④结合各科教学和思想品德工作。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导活动,大量心理困扰来自学习过程,因此要通过各科教学活动,发掘情感因素,注重心理问题的解决。此外,要结合班团主题活动和学生思想品德工作,通过调查、访问、角色扮演和主题探讨等方法,大力开展心理辅导与训练活动,克服常见的心理问题,促进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和提高。

五、结束语:

大学生成绩优劣对于培养人才的质量等级是优秀、好和一般;然而心理素质差的大学生的质量是社会的“废品”或“动乱因子”,故此高校应亟切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尽早尽快地帮助和指导当代大学生走出心理健康的误区,快速成人成才。


  • 上一篇:大学生社交恐怖症
  • 下一篇:高校欲培养合格复合型创新人才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