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间正月初六“送穷”的习俗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颇具特色的岁时习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送穷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灰、送穷媳妇出门。显然,”五”关系到今后的日子,而穷则正是元旦以来积聚起来的垃圾。此时,人们通过倾倒垃圾来送穷,如此则一年与穷无干,当然也就富贵有余了。
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述: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送穷之俗在唐代非常流行,唐诗人姚合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从最后两句可以看出送穷习俗在当时已非常盛行。
宋以后,送穷习俗依然流行。送穷风俗具体的仪式,按《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这就是说,送穷时不仅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为“穷鬼”带上吃的。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方式。看来,各地;
送穷,各有各的形式。民间广为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都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共同心愿。
有的地方,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鸣炮、烧香、敬纸,称为“送穷”。
有的地方民间习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
还有的地方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传说上古高阳氏之子正月里穿一身破衣烂裤,生活上吊儿郎当,后来惨死在巷外。民间扔衣以祭,称为“送穷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