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广东水上居民的“连家船”
广东的水上居民(史籍上称为“蛋民”),人数众多,明清时代多达百万,至清末民初统计,仍有40万以上;1961年广州人口统计,水上居民还有10.2万人。他们分布在江河湖海沿岸,以打鱼、运输、贩盐、放木筏为主,长年累月漂泊水上,一对扁舟,便是他们的家。
屈大均《广东新语》载:“诸蛋以艇为家,是曰蛋家。其有男聘,则置盆草于梢;女未受聘,则置盆花于梢,以致煤的。婚时以蛮歌相迎,男歌胜则夺女过舟……诸蛋亦渐知书,有陆居成村者,广域西周墩、林墩是也。”陆居成村者,亦多住在江河湖海沿岸,以竹木为架,茅草或芦苇为盖顶,搭个简易居室,珠江三角洲称为“茅宽”,阳江一带称为“水栏”或“水棚”。
这种“水棚”’一般是在水边竖起4根木柱,横木作架,锦上木板,顶盖竹篷或草叶,潮涨水临棚下,潮退一滩污泥。更有贫困者,把一只破烂的小艇拖到岸上,罩着船篷,作为栖身之所。一家几口,真是苫不堪言。宝安一带海边,由于建筑材料奇缺,人们只好采用古代先民食剩的钙壳,垒壳为墙。这就是宝安渔村特有的蛇培屋。
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水上居民过着风餐露宿、一艇一户的漂泊生活。这种“连家船”长不过6米,宽不过1.2米,既是居室,又是生活运输的工具。这些船艇根据它们的用途和样式,有着不同的名称。用于摆渡或供人住宿的有四柱大厅、沙艇、横水渡、开胎艇;捕鱼捞视的有渔船、舰艇;装载运输的有货艇、柴艇、煤艇、米船、粪艇、垃圾艇等。据陈序经先生1946年调查,珠江口蛋民共有30多种船艇共三万余艘。
其中最多的是四柱大船,有5000多艘,其次是沙艇,有2500多艘,再次是横水渡、开肪艇等,约占广州船艇总数的三分之一,停泊于西壕口、白鹤洞、芳村花地、河南滨江路至下液路一带。这些船艇一般分前后两舱,前舱中板可以活动,作业时掀起,两边坐人,中间装货,游河渡客均可。晚上把活动板放下,便是一家人的寝所。
若供客人住宿纳凉,船家便挤在后舱里。后舱比前舱高一台阶。用于存放铺盖衣物,并设有神招牌供奉观音、天后、龙母或北帝等。因水上生活风险大,水上之民都比较迷信,早晚烧香礼拜,每逢神诞杀牲致祭,祈求神灵保佑。船尾露天部分堆放杂物,供梢娘操作等。船篷分为两至三节,可推拉移动,一般以竹接夹葵叶成竹叶制成,十分轻便。作业时重叠于后舱之上,晚间全面拉开,遮盖全船。若遇风雨,再把头尾掩蔽,俨然一间小屋。一家大小,长年累月生活在这小船上。
大概由于居住条件的限制,水亡居民家庭建制以小型为主,三代同艇及旁系亲属同艇的不多见,子女婚后多分艇而居。每艇一户,所以过去官府征课税,亦以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