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冲突
儒家可能成为21世纪中国人的精神支柱,甚至引领西方文化吗?有些人正在这样努力,包括一些外国学者,如西方著名的汉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东方学会会长顾立雅等。当然也有不少人持异议,如芬纳写道:
首先它(指儒家)没有丝毫关于政治和社会平等的概念;其次,它也不存在一丁点儿关于民主和大众政府的概念。当顾立雅和其他人在孔子身上发现民主的时候,他们所看到的其实只是孔子宣称的一些主张,比如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人人分享共同的“仁爱”,
“天下一家”。这只是宣扬照顾所有人的义务,以及生活中的美德。孔子推崇普世性的“仁”,但还是要服从于“仁慈”的家长式权威统治之下。这并不是民主。
孟子使“民”成为核心,但他从未暗示可以实现“民治”。后儒竭力推销“三纲五常”与“革尽人欲,复尽天理”。人性正在解放的现代中国民众、人性早已解放的西方民众,他们会接受专门制造“人上人”与“人下人”的儒家那一套吗?我不信!
心理学认为:所有的生命体都有朝向自然、健康与成长的驱动力。那种“革尽人欲,复尽天理”之类的反动说教,注定要彻底失败!
我觉得儒家与现代文明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专家学者在那里强行狡辩。学者王霄认为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不足在于:修身齐家还可以,治国平天下不行。他还具体分析:
传统文化之不适应于今天世界潮流,就其政治思想学说部分而言,可以简要分析归纳一下原因。政治学说所要研究和解央的,在我看来,大约是三个问题:一是权力的来源和制约,二是权力的组织、运行和效率,三是权力的获取和保卫。在这三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对第一个问题的价值略大于零,即已经基本失去解释能力;在第二个问题上利弊相驳,结果可能为正,但价值不太大:在第三个问题上基本是负数,即虽然可能有效,但都是不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权术伎俩。
他强调:“在实现民主与法治之前,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不要进入中国政治,以免加大中国政治的丑恶一面。即使要有所借鉴,也要小心地剔除其糟粕。”
中山大学哲学教授袁伟时最近在《财经》杂志发表《中国传统文化:辉煌•历史危机•现实危险》一文,一针见血地揭露:
时至今天仍有自封或互相吹捧的儒家“大师”,信誓旦旦断言儒学可以医治中国乃至世界的痼疾。他们故意回避17世纪至19世纪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失败的主要障碍就是儒学!
我最欣赏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句,在《家天下是如何倒掉的》一书中还加以推崇。可是袁伟时说:各大宗教几乎都有类似的格言,如犹太教:“你不愿施诸自己的,就不要施诸别人。”印度教:“你自己不想经受的事,不要对别人做。”《圣经•路加福音》:“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他们。”穆罕默德:“你自己觉得什么是痛苦,就该想到对别的所有人来说它也是痛苦。”心同理同,各民族人性基本相同,中国人并没有什么太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