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在何处,观海台在哪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是当年魏武帝曹操北征乌桓回师途中东临碣石写下的著名的《观沧海》。
在诗文中提到碣石的还有唐太宗李世民,他曾“出兵辽碣”,“次汉武台”,作了《春日观海》一诗。诗中有“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之句。
“事越千年,东临碣石有遗篇。”然而碣石在何处?观海台在哪里呢?这是一个使人们困惑了许多年的千古之谜。
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关于碣石所在处的说法很多,莫衷一是。使欲登临作怀古之游的人们无所适从。
据《临榆县志》载“秦皇岛,因秦始皇遣人曾由此渡海求长生不老之药,故而得名。”有人联系唐李世民《春日观海》一诗后推论:碣石很有可能是秦皇岛的古称。
还有的说法认为,碣石是山名,在河北乐亭县西南,“后世沉陷海里”。此外,有认为碣石即北戴河境内之莲蓬山的,有说碣石在河北昌黎县,即碣石山。
诸多考证,大都认为碣石在秦皇岛至山海关一带的海边或海上,但均未找到令人信服的考古证据。
那么,这个谜是怎样解开的呢?
1982年,辽宁省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在河北省与辽宁省接壤的山海关外渤海岸边的石碑地、镇锚湾、黑山头等地,有六处大型宫殿遗址,这一发现,了却了千百年来人们寻找碣石真迹的公案。谜底原来藏在绥中。
新发现的黑山头遗址在绥中县万家乡贺家村,由一组大型宫殿址组成,有三层殿屋及回廊,面积2500平方米。从清理出的排水柱基石、花面空心砖、贮水井、排水管及大量的云纹瓦当分析,时代不远于西汉初年。此处登台举目,可观沧海无际。当是文献所记的“望海台”。
同样位于绥中县万家乡的墙子里村的石碑地遗址,在黑山头东约三里处,面对海中三块巨大的礁石,那礁石于波涛中突兀而出,岿然不动。那便是民间传说中千里寻夫、哭倒长城的孟姜女的“姜女坟”。1984年,在石碑地遗址探掘到一夯土台基,东西、南北各长300余米。从在这里发现的巨型夔纹瓦当看,目前只有秦始皇陵发现过两个残件;而夯土台基的规模也只有陕西咸阳阿房宫可与之相比。据此分析,确认这一大型宫殿区即是秦皇的碣石宫。中国考古学会的苏秉琦教授经实地考察后认为,碣石宫遗址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纪念性建筑,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标志。
庞大的秦代行宫——碣石宫,其规模和设计均属非凡,显示了“虎视何雄哉”的气魄。经考证,秦始皇生前最后两次东巡到海边时,曾有过择地作“东门”(国门)的设想。而碣石宫建筑群的宏伟布局,显然与此设想相符。这里的自然景观的瑰丽壮阔也可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相媲美。
由此似可以断定,位于绥中的秦代宫殿延至汉代,当年魏武帝和唐太宗就是在这里挥笔写下那些著名诗篇的。而行宫遗址与海中的“姜女坟”礁石正南正北相对,黑山头遗址也与礁石在一条东西中轴线上,礁石群的形状、气势、特点,又与文献中所记的“碣然而立于巨海之中”几乎完全相符,那么,无疑姜女坟礁石群就是魏武帝和唐太宗诗中所说的碣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