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风东渐后的上海近代建筑 – 开来之家

欧风东渐后的上海近代建筑

作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上海,外滩可以作为一个代表。自 1843年开埠起,上海的城市建设随着外国势力的不断扩张和外商的不断侵入,当地的传统民居,一时受到冲击,被纳入西方的建筑之林,从早先的木结构,到后来的砖木结构,随后出现的钢筋水泥结构,在上海的土地上出现一片高楼大厦。

这些各种类型的西方风格的建筑物,先是从外滩一带展现,随之出现在临近外滩的几条马路上又波及到旧上海的大片土地上。从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在短短的一个多世纪中,上海已从太平洋西岸的一个海滨小城一跃而成远东最大的都市。

今日外滩矗立的高楼大厦,已经不是19世纪中叶早期出现的那种2—3层砖木结构的房屋,也不是20世纪初期那种简单的5—7层钢筋水泥建筑,而是10层以上钢骨框架结构的新式大厦。但这些建筑物无一不是沿袭着西方建筑发展经过的道路。早期建筑的形式多为欧洲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和中西结合式。

建于1928年的沙逊大厦 (今南京路外滩和平饭店北楼)是一幢10层、部分13层的钢架结构大楼,大部用花岗石砌筑,外形简洁明朗,属近代西方建筑形式,受到19世纪末出现在美国芝加哥学派建筑风格的影响。它的外部虽不重雕琢,而内部却装饰得豪华无比。它的各层设有不同国家风格的住房,其中有德式、印度式、西班牙式、法国式、意大利式、英国式、中国式、美国式等。汇集了9个国家不同风格的装饰和家具。沙逊大厦在当时外滩的众多高楼中,为最高的一座,它的墨绿色金字塔形的楼顶,可谓是遥遥领先的群楼之冠。

在上海当代的众多高大建筑中,“上海展览中心”属于有代表性的社会服务性建筑物,60年代称为上海展览馆,此前为中苏友好大厦,再往前是有名的犹太人哈同的房地产哈同花园——爱俪园。哈同是帝国主义冒险家,他是靠发放高利债、吞并和非法投机经营起家,成为旧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地皮大王。1886年后开始建造爱俪园,从最早的50余亩地皮,到1910年最后建成时,园中有楼80幢、台12座、阁8个、池沼8处、小榭4所,还有10大院落、9条马路,及无数小桥、小屋、小亭、小道,占地竟达200多亩。

作为展览馆性质的当代建筑物,这里各项设备齐全,办公及会议用房100多间,所以也是众多国家首脑光临之地。大厦后部为剧场,达近干个座位。雍容华贵的宴会大厅,可容500人,这该是大厦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楼厅。今大厦内壁有“友谊酒家”、“海鲜酒家”及“友谊实业公司”、“友谊商场”、“友谊舞厅”和“夜总会”、华晶建筑装饰工程公司等。

静安希尔顿酒店处在华山路延安西路口。这里原是一处老式的外国花园草坪建筑群,其中有一幢大楼为一俱乐部。今利用这片土地,拆除俱乐部旧楼辟建希尔顿酒店。占地1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大楼平面呈三角形,有两个主要立面,一朝向东南,一朝向西南。主楼43层,高143.6米。整座大楼由主楼、裙房组成。主楼立面设计为成片凸窗,外墙为玻璃幕墙,采用灰色铝质呈暖色调,望去富丽光泽,与凸窗协调,增强了整个建筑平面的立体感。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