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说起唐朝,不免热血沸腾。唐朝政治以太宗李世民纳谏为代表,千古美谈,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方朝晖最近甚至撰文称《贞观大唐也实现了民主的价值》;文化上,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那是一座满眼参天大树的原始森林;经济上,钱穆在《中国经济史》一书写道:
汉代之经济政策乃不准人民太富有,注重征收商税,节制资本,对人民不分田地,不平地权,不理你穷成怎样,略近似苏俄共产主义;唐代则不收商业税,任由人民富裕,亦不让人民太穷,人人分田,平均地权,但不节制资本,略近似美国的资本主义。
唐朝不仅有众所周知的“贞观之治”,还有:
高宗李治时期,疆域为唐时之最,法律被誉为中华法系的代表,人丁兴旺,被称为“永徽之治”;
武则天时期,乱上而不乱下,重用人才,无外患之忧,经济、文化持续发展,被誉为“武周之治”;
玄宗李隆基时期,追谥孔子为“文宣王”,政简刑轻,李白、杜甫等文豪不断涌现,“海内富安”,被誉为“开元盛世”。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开元之盛,汉、宋莫及。”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也是当时世界最繁荣强大的国家。即使历经“安史之乱”,钱穆仍认为“虽衰弱,但藩镇之殷实,仍是远非后世所及”。
然而,安史之乱结束了这一切。安史之乱是一场波及整个大唐王朝的叛乱,从755年11月到763年1月,近9年时间。这次叛乱动摇了整个大唐王朝的统治根基。虽然唐朝没有因此而瓦解,但是从此以后唐朝走入了衰落期。安史之乱后,藩镇开始崛起,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辉煌局面再也没有出现。
公元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将大唐一分为二。“安史之乱”为唐朝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即转折点。九年后,“安史之乱”落幕,依旧是大唐江山,但风光不再。有些史家甚至认为:“安史之乱”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