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所干的那点儿事儿
赵佶的嗜好是艺术,挺高雅。他不光被称为史上最大文化patron(赞助家),不仅在中国画和书法艺术史上有一定地位,对茶艺也精通。此外他还嗜好珍奇之物,如太湖、灵璧、慈溪、武康的花石,浙江的花竹、海错,福建的荔枝、龙眼、橄榄等等。各地竞相进贡,一次十来船,过长江、黄河得毁桥凿城。因为一批货船称一纲,所以这类贡品特称“花石纲”。官府特设机构“奉应局”,专门负责相关事务。
这类官员到处搜寻,发现奇石异草,便宣布为御用,责令百姓小心看护,稍有差错就得追究。这样,百姓闻花石纲色变。太学生邓肃认为花石纲害民,写诗劝谏,被放归老家。
1119年底,发生了被写进《水浒传》的宋江起事。宋江聚集36个强汉杀富济贫。他们马不停蹄转战山东、河北一带,攻陷十余郡城池,声势日盛。同时还有浙江的方腊,他利用摩尼教聚众,启发说:“天下国家,本同一理。现在我们耕织,终年劳苦,却少有衣食,稍不如意还要受鞭笞酷虐,你们甘心吗?”众人当然不甘心。
方腊进而煽动:“我们赖以活命的只有漆楮竹木,却被官府征去。官人歌舞女色、搜罗奇花异石,还要贿赂西北两大仇敌,却让百姓子弟去打仗,你们能忍受吗?”众人当然忍无可忍,于是起事,见官就杀。
我知道越穷越愚昧的人越容易煽动,但我实在不敢相信,那些口口声声要为民做主的“父母官”,怎么会让民众如此仇恨!究竟是官太过,还是民太过?
赵佶全权委托童贯去镇压,并明确授权说:“如果事态紧急,就以诏书名义行令。”童贯到东南,地方官汇报说:“反叛难平,只因为花石纲扰民太甚。”童贯便依据授权发布“罪己诏”,宣布一些改革措施,重点是撤销苏州奉应局,罢停花石纲,以平民愤,顺利平叛。然而,1121年闰5月时局稍缓,伤口止痛,尚未愈合,宰相王黼就发牢骚:“百姓造反是茶法、盐法太严激起的,跟花石纲不沾边!童贯这人太老实,被小人蒙骗,把责任推到陛下身上,下什么《罪己诏》,实在是无能!”听他这么一挑拨,赵佶感到委屈,随即下令恢复苏州奉应局。
这时,财政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倾河北、河东及山东三路之力供燕京一地的军需,因为各种消耗太大,用数十石才能换一石,仅仅一年时间,三路都被耗穷,人力也变紧张。诏西京、淮、浙、江、湖、四川、闽、广等地征调夫各数十万,如果要免,每夫折算钱30贯,违者军法处理。大臣宇文粹中上书说:祖宗之时,量入为出,富有节余,而如今奉应局等“妄耗百出。若非痛行裁减,将无以善后”。赵佶不听,继续采运花石纲,继续醉生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