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避讳改姓是怎么回事
避讳,是旧中国的一种陋习,是在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产生的。民国以前,对予君王与尊长,不得直呼其名,必须千方百计地用其他字样替代;否则就犯了“不敬”之罪,要受封建礼教的惩罚。
所谓“名讳”,就是指古人在言谈和书写这两种情况下,都要回避君父尊亲的名字。其中,对于帝王之名,为众所共讳,称为“公讳”,至于人子避亲祖、父母之名,称为“家讳”,还有避师长之名的,称为“私讳”。避讳之法,一般或取同义字、同音字、近音字以代替本字,或在书写、刻印书籍时省缺笔划。元代周密所著《齐东野语》一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避讳之法。
后来有些书上以讹传讹,认为“避讳改姓,春秋时已有”避讳之制,按历史记载推算,大约起源于春秋时期,其理由是:“宋武公名司空,于是将司空氏改为司功氏,晋僖侯名司徒,司徒氏便被改为司城氏。”
经仔细查核,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不妥当的,况且把《左传,上的史料都搞错了。历史事实是;因春秋时宋武公(公元前765–前748年在位)名司空,遂将原有的官名司空改为“司城”,并非改为“司功氏”。见《左传•文公七年》所载。又,“晋以僖侯(公元前840—823年在位)废司徒”,是晋国当时取消司徒的官名,而不是“将司徒氏改为司城氏”。
将官职“司空”改为“司城”,只是在春秋前期宋国一个小国境内发生的事,为时很短。这并不是为了“避名讳”,而只是为了将官职名称与人名加以区分,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春秋时,晋国有士劳,官至司空,子孙遂以官为氏,称司空氏,此为“司空氏”之始。此司空氏并没有因为宋武公的原因而改称“司功氏”或“司城氏”。
以上两件“个例”发生于公元前9~8世纪。实际上,当时连“司空”与“司徒”两个官职的写法也还没有固定下来。在甲骨文与钟鼎文中,“司空”又作“司工”,“司徒”又作“司土”。字形未定,就谈不上什么“避讳改字”之说了。
最重要的反证是:春秋战国时期,一般说来并不回避君壬尊长的名字。相反,许多公孙之子、王孙之子,纷纷以祖父(王父)的名字为“氏”,或以父亲的名字为“氏”,据历史。记载达几百个之多。可见春秋战国时,并没有“避讳改姓”的制度。
东汉(公元二世纪)应劭曾主张“宜为旧君讳”,但是当时“论者皆互有异同”。张昭(子矫)驳斥了应劭的主张,他指出:“若君臣不得相袭作名,周穆王讳(名)满,至定王时有王孙满,厉王讳(名)胡,庄王之子名胡。”(见《三国志•吴书•张昭传》裴松之注,又见《风俗通义•讳篇佚文))由此可知,到东汉三国时期,对于“名讳”尚有争议。
经我们考证,“避名讳”应是从秦始皇开始,作为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一种特殊手段。秦始皇名“政”,因此忌讳“政”及与其同音的“正”字。司马贞《史记索引》云:“……端月,正月也。秦讳正,故云端月也。”这是我国历史上避君王名讳而改字的第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