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制的建立是中国宰相走向集体化的开始
一提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人们就有些摸不着头脑,一会儿出来一个录尚书事的官儿综揽全局,一会儿又是中书令内综机密,中书舍人管理机要,还有个侍中,也内参帷幄,与谋大政。到底谁是这一时期的真宰相呢,原来,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却是由我国古代政制史上甚为重要的三省制造成的。
尚书、门下、中书,是谓三省,这三个中古时代最为重要的政府机关,是宰相机构。那么当时又怎么会以三省来共弼君命、指挥行政的呢?
尚书省
西汉成帝时,确定了尚书编制:尚书令、尚书仆射各一人,为正副首长,其下分设五曹,曹有尚书一人,另有郎、令史若干,五曹分理全国政务。东汉一代,诸帝大力推行加强尚书、削弱三公的既定国策,尚书组织规模更为扩展。令、仆射之下,设六曹尚书。这八人合称“八座”,是政府中掌握实权的大官。八座之外,有左、右丞各一人,郎36人,令史18人,总称为尚书台。这就基本上具备了日后尚书省的建制规模。
东汉尚书台的职权十分广泛,它不但参预国家机密政事,还负有选拔官吏、督责臣僚等多种职责,并攘夺了三公出许多职权,形成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尚书台成为东汉政府最高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机关。东汉外戚之专权,正是依恃着大将军,录尚书事名号所赋予的巨大权力。
中书省
起于曹魏,它和西汉时的中书并无渊源关系。当曹操还是魏王的时候,就在他的王府属宫中置秘书令和秘书丞,专掌尚书奏事。以后由于中书省与皇帝关系亲近,权势日大,最终顶替了尚书省,成为掌管国家机密的中枢决策机关。东晋南朝的众多权臣,基本上都带中书监(或令)和录尚书事这两种名号,所谓“内综机密,出录尚书”,这样才能使他们完全地左右朝政。
门下省
作为一个机构,门下省晋时方才出现。但其官长侍中一职,则是早已有之。汉武帝时是中朝要官,东汉时是外戚干政的又一权力凭藉。曹魏时期,作为备皇帝顾问应对的近侍官,亦常参与机密大政。司马懿受魏明帝托孤之命时,就加带了侍中官衔。两晋时,门下省的诞生,标志着为皇帝顾问应对的组织机构健全了。它以侍中,给事黄门侍郎掌管殿内门下众事,属官有散骑常侍、中常侍、给事中等,他们都供奉子宫廷,得到皇帝的极大信任。皇帝赋予侍中参与机密,审议政令的重责,以之分中书省独踞枢密之势。故而到了南北朝时期,侍中的权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北朝,侍中的作用比南朝还要重要。北魏“诏旨之行,一由门下”,“军国大政,无不预焉”。因而,录尚书事、侍中和中书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成为当时的实际宰相。
这一时期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陆续出现,组织建制的不断健全,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三省为隋唐承用,构成了封建社会极盛时期的中枢行政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