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死后影响历史走向的那些皇室成员们
李旦是唐高宗的第八子,龙朔二年(662年)生于长安。唐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后,他被立为帝。后来,武则天以周代唐,将共降为皇嗣。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召回庐陵王立为太子。第二年初,李旦即由皇嗣改为相王。
这个相王李旦,不愿卷入当时的政治旋涡,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曾经三让其位。一让其母武则天为帝,二让其兄中宗为太子,后来还曾让其子隆基为帝。正因为这样,他在急剧的政治动荡中保全了自己。这时,韦后要做皇帝,不能不考虑到这位曾经做过皇帝,又久经政治风险的颇有影响的皇弟相王。其实,真正值得考虑的还不是相王,而是相王的第三子皇侄李隆基。
李隆基于垂拱元年(685年)生在洛阳,先被封为楚王,后被封为临淄王。他聪明机智,仪表堂堂,颇有在政治风浪中有所作为的愿望。所以,他抓紧一切机会发展私人势力。太宗时,曾经选用骁勇之士,随从游猎,常于马前射禽兽,称为百骑。武则天时,又扩大为千骑。中宗时,又扩大为万骑。李隆基看到皇帝身边的这支武装力量的重要作用,遂厚结其中的重要成员,使其成为自己的私人党羽。
李隆基取得万骑的支持,遂与太平公主密谋策划,发动政变。景云元年六月,李隆基拥兵入宫,杀了当时实际掌握政权的韦后、安乐公主、武延秀与上官昭容。同时,又闭宫门与长安各城门,派万骑大肆搜捕诸韦亲党,韦温、中书令宗楚客、宰相韦巨源等,均被所杀。
太平公主、李隆基等人要求相王为帝,相王一再辞让,最后才表示同意。李重茂被迫让位,还不愿离开御座,太平公主粗暴地把他拉了下来,睿宗遂恢复了帝位。
睿宗将立太子,考虑到宋王成器是嫡长子,又考虑到李隆基平乱有功,故而犹豫不决。李成器自知功不及隆基,实力更不及隆基,遂放弃嫡长子继承帝位的权利,明确表示要让位于弟。他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李隆基在平乱中由临淄王改为平王)之上。”
李隆基虽然也表示要让位于兄,但善于在政治风浪中顺水推舟的睿宗,还是以隆基为太子,以成器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了。
在激烈的宫庭政变中,李成器避开争权夺利的斗争,让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缓和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减少了社会灾难。这是值得称道的。李隆基也认识到他顺利登上皇帝的宝座与其兄的让位有关,故而他即位后对李成器非常尊重。在李成器患病时,他不断派人前往探望。每年成器生日,他都亲自前往祝寿。开元二十九年(74土年)十一月,成器病死,李隆基“号叫失声”,称其谓“吴太伯”,并“敬追谥曰让皇帝”。又名其墓曰惠陵。惠陵在蒲城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