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生活的年代和他的诗作特点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曾住长安南郊少陵原,就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746年(天宝五年)杜甫来到长安,次年应诏考试不第。751年、754年两次献赋,虽得到玄宗尝识,但未得到官职。在长安困居了10年,直到44岁才当上一名小官。
杜甫在政治上不得志,生活又十分困窘,但在长安这个政治斗争的中心,使诗人看到唐朝已是危机四伏。他写了《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兵车行》、《丽人行》、《贫交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著名诗篇。
安史之乱三年多的时间里,诗人目睹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创伤和灾难,体察广大人民所遭受的惨重苦难,他始终关注着时政和战局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悲陈陶》、《对雪》、《春望》、《哀江头》、《北征》、《羌村牙、《曲江二首》、“三吏”、“三别”等大量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巨大变化,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因此后人称杜甫的诗为“诗史”。
《哀江头》是诗人在已沦陷的长安悲哀心情的真实记录。曲江原是唐长安有名的游览胜地,当时考中进士的人都要在曲江饮酒赋诗,玄宗和后妃公主经常通过大明宫夹城去曲江游赏。这里亭台楼阁参差,奇花异卉争艳。昔日繁华热闹的曲江,如今千门紧闭,萧条冷落,胡骑满城。诗人触景伤怀,“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追溯了玄宗、杨贵妃荒淫奢侈的生活及其悲惨结局,揭示出他们就是今日战乱的祸根。全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激情和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
杜甫的诗内容深刻,风格朴实深沉,叙事严谨,意境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