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无节、半百而衰-生活作息失常的危害 – 开来之家

起居无节、半百而衰-生活作息失常的危害

《黄帝内经》告诫人们,如果“起居无节”,便将“半百而衰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若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恣意妄行,逆于生乐,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就会引起早衰以致损伤寿命。

现代研究认为,人体进入成熟以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开始出现一系列退行性变化。例如适应能力减退、抵抗能力下降、发病率增加等,这些变化统称为老化。老化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衰老多发生在老化过程的后期,是老化的结果。

生理性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然结局,但可通过养生延缓衰老,病理性衰老则可结合保健防病等措施加以控制。有些人生活作息很不规律,如夜卧晨起没有定时、贪图舒适、四体不勤、放淫欲等,其结果必致加速老化和衰老,并进而导致死亡。

据现代研究资料表明:在同等年龄组内,退休工人比在职工人发病率高达3倍之多。说明只有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休息、劳动、饮食、睡眠皆有规律,并持之以恒,才能增进健康,尽终其天年。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因此,人们的起卧休息只有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才能有益于健康。比如,平旦之时阳气从阴始生,到日中之时则阳气最盛,黄昏时分则阳气渐虚而阴气渐长,深夜之时则阴气最为隆盛。人们应在白昼阳气隆盛之时从事日常活动,而到夜晚阳气衰微的时候,就要安卧休息,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日出而作,日人而息”,这样可以起到保持阴阳运动平衡协调的作用。

一年之中,四时的阴阳消长,对人体的影响尤为明显,因此,孙思邈说:“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即根据季节变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生理需要的作息制度,并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使人体的生理功能保持在稳定平衡的良好状态中,这就是起居有常的真谛所在。

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是宇宙间的普遍现象,从天体运行到人体生命活动,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或称为节律。现代医学已证实,人的生命活动都遵循着一定的周期或节律而展开。如人的情绪、体力、智力等也都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体力、情绪和智力的节律周期分别为23、28和33天,每个周期又可分为旺盛和衰退两个阶段。人的体温总是凌晨2-6时最低,下午2-8时最高。脉搏和呼吸是清晨最慢,白天较快。血压也是白天高,夜间低。

规律的生活作息能使机体内大脑皮质的调节活动形成有节律的条件反射系统,这是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的最好措施是主动地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做到每日定时睡眠、定时起床、定时用餐、定时工作和学习、定时锻炼身体、定时排大便、定期洗澡等。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使人们生机勃勃、精神饱满地工作、学习。这样,对人体健康长寿是大有益处的。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