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的节约寓言等三则 – 开来之家

袋鼠的节约寓言等三则

袋鼠的节约

  袋鼠虽名为鼠,但并不像啮齿类动物一样,有终生不断成长的锐利门牙。它们像其他草食动物一般,以臼齿来咀嚼野草。野草对臼齿的损害性很大,所以很多草食性动物在臼齿脱落后,都可以马上再生。不幸的是,袋鼠的臼齿却无法再生,所以虽然它们左右牙床各有四对臼齿,但平时只使用最前面的一对,等到第一对耗损而自动脱落后,第二对才再向前移,取代第一对。平均一对臼齿约可使用五六年,到了十五至二十岁之间,就只剩下最后一对臼齿,除非不吃东西,否则势必全都耗损。而当这一对臼齿磨尽脱落时,则“事禄已尽”,即使无病无痛,也会死于饥饿。

  人类可用的资源也有限,等大量耗损后才想到要节约,已后悔莫及。

整容悲剧

  金丝雀是有名的歌手,它们虽天生有一副悦耳的歌喉,但必须在幼时的关键时刻,倾听、学习老歌手的歌,长大后才能有动听的歌声。歌声悦耳的鸟类,羽毛的色泽通常不鲜艳。金丝雀的羽毛本来是麻雀更不起眼的黄褐色,

被自己淘汰

朋友从英国回来以后,反复地对我说起英国的赛车公司,让我很莫名其妙。 我问他为什么老是说起赛车公司,他说要不是被赛车公司淘汰掉,他现在已经被英国一家大公司聘为总裁助理并负责开发国内市场了,我继续莫名其妙

但当被饲养为观赏鸟后,除了歌声“赏心”之外,还要外形“悦目”,于是人类即动脑筋“改良”它们的“品种”,而产生了乳白、金黄、艳红等羽色鲜丽的新品种。但这种改良并非改变其遗传基因,而是脂粉敷面的整容,即它们羽毛的色彩主要来自吃含有色素的饲料,如果不吃这种饲料,羽毛就会褪色。

   同理,人不能致力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而着力掩饰自身的短处,真是害了自己,最后空手未得,后悔一生。

鼹鼠未雨绸缪

  鼹鼠是完全生活在地下的地鼠,它们擅长在地底挖洞,挖的不只一条,而是四通八达、立体网状的坑道。要挖出这样的坑道当然很辛苦,但一旦完成,就可以守株待兔地等食物上门。同样在地底钻土而行的蚯蚓、甲虫等等,常会不知不觉闯进鼹鼠的坑道中,被来回巡逻的鼹鼠捕获。鼹鼠在自制的网状坑道里绕行一周(有时要花上几个钟头),就可以抓到很多掉进陷阱的猎物。如果俘获的昆虫太多,吃不完的就先将它们咬死,放在储藏室里。有人就曾在鼹鼠的储藏室里发现数以千计的昆虫尸体。

  先多花些时间,做好完善的硬件设施,未雨绸缪,这样才有安逸清闲的日子可过。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