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有一颗正直的心
什么是正直之心呢?所谓正就是正确、公正、正气,就是不偏不斜、不虚伪、不轻狂,就是光明磊落。今天小编分享的文章有关人生感悟—有一颗正直的心。
只看汉语”正”上下左右笔画的工整写法,就表达了我们祖先对正的理解和判断意识。所谓”直”就是豁达、坦率、真实,就是直来直去、不弯不绕,不随波逐流。正直在汉语里是重叠词,表达同一个意思,但从人品的生成和实践来看,二者是有逻辑关系的。只有”正”才能”直”,只有正才不怕邪;没有正确、公正的直,只能叫作坦率、直杠子、傻大炮。
古人云: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正直的人::敢做敢当的人;讲信用的人;诚实的人;知道如何爱别人的人;象无悬赏分还回答的人以上能做到一点就是正直的人了。
所以,做人要正直、善良的人,就得做事要正派,堂堂正正,公公正正,才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基。人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魂梦稳。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心底无私天地宽,表里如一襟怀广。
由此可见,正直,不容半点雕琢与伪饰,也不怕流流言与暗箭,它是信仰和自然涌动,是人格的自我锻冶。于是凭着正直的风骨,青春才阳刚永恒,靠正直的坚韧,人生才能抗压防折。唯有正直之心才吟出掷地有声的座右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前后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宝贵的品德。
那么,人生应该拥有一颗正直之心的内涵有那些呢?个人理解认为主要有以下六点:
正直之心是一种人生的道德之基。
人要正直,因为在其中有雄辩和德行的秘诀,有道德的影响力。要想做一个道德的人,就必须先做到正直,这就好比盖楼房,在盖之前,就先必须打好地基,若连地基都打的不牢固,就算楼房盖的再高,也总有一天会塌下来。所以,正直是道德之本。
正直就是要不畏强势,维护正义要敢说敢为,能够坚持,要勇于承认错误。正直是道德之本,一个人如果没有了道德,就好比鸟儿没有了翅膀,走兽没有了脚趾。所以,正直是道德之本,正直是每个人做人的道德的基本。如果一个人连正直都做不到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不配再去谈什么道德.。
一个人的道德应建立在品格的正直之上,只有正直,才能谈道德。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一个人可以没有某种能力,但不能没有正直的骨气,不能没有浩然的正气。
正直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期盼正直、维护正直,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直行为,不做非正直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正直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人们只有心怀正直,才可能驱除内心的贪婪、自私和恐惧,敢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只有维护正直,才能使邪恶无处藏身。维护正直,也就是维护社会的规则和秩序。维护正直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义务。
总之,做有正直感的人,不仅要求我们明辨什么是正直行为,什么是非正直行为,更重要的是去感悟,以升华道德境界;去践行。
正直之心是一种人格的正气之准。
中华民族有许许多多的传统美德,为人类传承文明、树立新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正直就是其中的一种。居庸关城隍庙大殿有这样一副楹联:“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他鉴鬼神钦。”正直是做个好人的首要条件。行得正,走得端,才能“身正不怕影子斜”。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皇帝内经·素问》),对于一个人的机体而言,正气能抵抗病的入侵,增强免疫力;“正气清刚,茂质纯粹”(晋·孙绰《太傅褚褒碑》),对于一个人的精神而言,正气能彪炳人的浩然气节,发挥感召力;“正气所钟,人心所会”(宋·陈亮《上宋孝宗书》),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正气是社会价值观的灵魂,是人心所向的圭臬。因此,自古以来,正气就是中国古人和中华民族所推崇的气节。《楚辞·远游》就讲到:“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民主党派的干部,不仅要知道“正气”之所由,更要自觉培养“沛乎塞苍冥”(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
正气是“邪气”与“歪风”的对立物,要培养正气,首先就要祛邪正歪。老子曰:“圣人不胜其心,众人不胜其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便于性,外合于义,循理而动,不系于物者,正气也;推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文子·符言》)这是说,正气与邪气势不两立,如果不打击邪气,正气就难以树立。
正派,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更多的强调是“独善其身”;正直,是在“独善其身”的基础上,还要“兼济他人”,这就是说不但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要求身边的人也同时要做到,要以自己的言行影响、感染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也做到正直,正直是在正派基础上的升华;正气,要求就更高了,既要求自己,又要求别人,而且还要求要有奉献精神,要有凛然、刚正的气节。这三种境界,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对于我们的干部职工,特别是对于每个干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备的素质。
做个正直的人,做一个“讲正气”的人,必须脚踏实地时时谨行,处处慎独,堂堂正正地生活、坦坦然然地做事、光明磊落地处世、正正派派地为人!
正直之心是一种人性的正道之根。
人间正道贵正直,千金难买好正道。古人云:“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这里说的“风俗”,就包含风气之意。风气是一种来去无形、无色无味,却关乎人心善恶、世风好坏、事业成败的巨大力量。
“正道”,对它观之、辨之、品之、味之,好似看不见、摸不着、无味道、无感受,不过它像空气一样,天天在你身边、在你周围、在你生活的环境中,你每天都在吸收它、感知它、吐纳它、利用它,有着巨大的能量、行动作用。由于它是一种精神资源,无时无刻不在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礼仪之邦的建设被认为是国家发展的“正道”,因此“孝”与“礼”的价值观被强调和尊崇。西汉贾谊曰:“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前汉书·贾谊传》)。这是说,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潜移默化的教育十分重要,“正道”就是一个人成长的方向,生涯的规划。
生活是个大舞台,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有不可避免的摩擦与碰撞,所以“正”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处世技巧。这种“正”,是一种外在的大度圆通,是洞悉了世态人情之后的八面玲珑,是适应社会行为准则的能力。但这种“正”绝不等同于“圆滑”,它不是一种无原则的变通,不是“墙头草,两边倒”的无主见。
正与道,寻常的字眼,不寻常的内涵。正有余而道不足或道有余而正不足都会给人生留下缺撼。我们要做到正中有道,道中有正,在方正中不失圆融与变通,在圆通中不失去自己人生的原则,这是人生理想的境界,是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参悟和学习的境界。
正直之心是一种人际的立身之本。
正直是立身之本。这是一句名言,孔子在《论语》中说过:“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意思是说,人的生存靠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不过是侥幸免于祸害罢了。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深刻的哲理。但在实际上的做人当中,要做一个真正的正直人也是很难的。正直和不正直是相对而言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正直,正直是一个人的品德的体现,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正直。
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在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下,富和贫之间,上下级之间,利益之争,情感之争,正直的体现越来越少,更多是隐蔽性,这不能不说明人的自私占领了正直。
养成善良、真诚、正直、正义、正道的道德和价值观,还是任其自然,顺遂’时代潮流’和’社会风气’,以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俗念,任由他们自由前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是是非非,要认清是非,辨别是非,在面对是非时,保持清醒和独立;在有利益冲突时,勇于主持公道,维护正义,做一个正直的人。
做一个正直的人,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 上一篇:感伤人生哲理句子50条
- 下一篇:正直善良是人生的正能量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