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实验
路易斯·拉皮德斯在他的著作《写给年轻人》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
在一次心理科学实验活动中,心理学家们征集了10位志愿者,请他们参加一个名为“疤痕实验”的心理研究实验活动。10位志愿者被分别安排在10个没有任何镜子的房间里,并被详细告知了此次研究和实验的方法和目的:他们将通过以假乱真的化妆,变成一个面部有疤痕的丑陋的人,然后在指定的地方观察和感受不同的陌生人会对面部有丑陋疤痕的人产生怎样的反应。
心理学家们运用刚刚从一位好莱坞著名电影化妆师那里学到的化妆技巧,在每一位志愿者的左脸颊上都精心涂抹上了逼真的鲜血和令人生厌的疤痕。然后用随身携带的小镜子使每位志愿者都看到了自己脸上新增的疤痕。当志愿者们在心中铭记下了自己可怖的“尊容”后,心理学家收走了镜子。之后,心理学家告诉每一位志愿者。为了让疤痕更逼真、更持久。他们需要在疤痕上再涂抹一些粉末。事实上,心理学家并没有在疤痕上涂任何粉末,而是用湿棉纱将刚刚做好的假疤痕和血迹彻底清理干净了。然而,每一位被蒙在鼓里的志愿者却依然坚信,在自己的脸上有一大块让人望而生厌的伤疤。
志愿者们被分别带到了各大医院的候诊室,装扮成急切等待医生治疗面部疤痕的患者。候诊室里,人来人往,全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志愿者们在这里可以充分观察和感受人们的种种反应。”实验结束后,志愿者们各自向心理学家陈述了在不同医院候诊室的感受。他们的感受出奇地一致。自愿者A说:“候诊室里那个胖女人最讨厌。一进门就对我露出鄙夷的目光。她都没看看她自己,那么胖,那么丑!”自愿者B说:“现在的人真是缺乏同情心。本来有一个中年男子和我坐在同一个沙发上的,没一会,他就赶紧拍屁股走开了。我脸上不就是有一块疤吗?至于像躲避瘟神一样躲着我啊?!这样的人。可恶得很!”自愿者C说:“我见到的陌生人中。有两个年轻女人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她们穿着非常讲究,
像是有知识、有修养的白领,可是我却发现,她们俩一直在窃窃地嘲笑我!如果换成是两个小伙子,我一定会挥拳将他们痛揍一顿!”自愿者们滔滔不绝,义愤填膺地诉说了诸多令自己愤慨的感受。他们普遍都认为,众多的陌生人对面目可憎的自己都非常厌恶、粗鲁、缺乏善意。而且眼睛总是很无礼地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的伤疤。这一实验结果。使得早有心理准备的心理学家们也吃惊不小:人们关于自身错误的、片面的认识,竟然能够如此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他们对外界和他人的感知。
如我们所知,他们的脸上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丝毫的疤痕。他们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受,是因为他们将“疤痕”牢牢地装在了自己的·心里,正是由于心中的“疤痕”在频频作怪。才使得他们自身的言行、对陌生人的感受与以往大为迥异。事实上。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纵然没有心理学家为我们设置的“疤痕”,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疤痕”,可怕的是。这些心中的“疤痕”都会通过自己对外界和他人的言行,毫无遮掩地展现出来。比如。如果我们认为自己不够可爱甚至令人讨厌、认为自己卑微无用、认定自己有种种缺陷……那么我们在与外界交往中,一定会在不知不觉间用我们的言行反复地进行佐证,直至让每一个人都认定我们确实就是那样的一个人。这个心理实验真切地告诉我们,消极的、不正确的思想和心态危害有多大,同时也从反面印证了一个健康的、积极的思想和心态对人生何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