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理学的创立与其核心思想
理学是两宋时期的一个思想学派,是佛教、道教思想渗透到儒家哲学以后出现的新儒家学派。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孔孟之道空前繁荣,由汉至唐经学都颇发达。但汉儒治经偏于考据;唐儒则重于注疏,而显得有些支离破碎。
随着儒、佛、道之互相渗透,儒家虽属“经世之学”,但由于缺少佛、道二教那样的对人性的关怀,以致许多士大夫都纷纷到佛、道中去找寻精神归宿。儒学为了顺应时代要求,不再拘泥于阐释旧经,而以倡导义理为主,讨论人性、人心、天命、理气、道器、义利、体用、知行、动静等形而上的哲学问题,理学(亦名道学或宋学)由此得名。
理学的初创者为北宋的周敦颐,而发扬光大者是程颢、程颐两兄弟以及南宋的学者朱熹。程颢字伯淳,程颐字正叔,洛阳人。二人同师于周敦颐。周敦颐提出“无极”是宇宙之源,而二程则更进一步提出“理”是天下万物之本,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阳阴、五行都只是“理”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理学不能算作一个流派,而只是一种时代思潮,是儒学面对时势的一种自我改造和调整,其宗旨在将传统儒学从旧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以新的姿态迎接佛、道二教的挑战。
在理学系统中,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最有影响,它们的消长构成了宋代以后儒学发展的主要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