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结婚风俗与主要仪式
哈萨克族结婚风俗,从定亲到完婚要经过认亲、订婚、“吉尔特斯”仪式、送彩礼、出嫁、迎亲等六个阶段。正式的结婚仪式实际是从“出嫁”开始的。
出嫁仪式一般在男女双方议定的牲畜全部交给女方家之后举行,时间多在秋天,十分隆重。在举行出嫁仪式期间,要进行赛马、叼羊、姑娘追、阿肯弹唱等活动,持续2-3天。每一个哈萨克人对任何一家人办婚事,都像办自己家的事一样全力以赴,欢乐与共。
婚礼前一天的晚上,新娘家宰杀好羊只准备招待宾客。晚上通宵达旦地进行民歌对唱活动,对唱者一般是年轻妇女和年轻男子。、两位妇女为一对,两位男子为另一对,组成组相对而唱,或几个组同时进行。对唱的内容包罗万象,不拘一格。歌词即兴编唱,以被对方问不倒为胜。有些则边弹边唱,气氛十分热闹。
在举行出嫁仪式的当天,新娘的父母要准备一顶新的小毡房,放上陪送的嫁妆,邀请一位年长而有声望的老人为新娘致祝词,祝她婚姻美满幸福。新娘用幔帐遮挡住面庞和姑娘们围坐在一起,她的至亲密友用一种固定的“萨仁”曲调对新娘唱歌。歌词大意是夸赞新郎,男娶女嫁本是人生必经之事,劝新娘不要悲伤。此时,新娘坐在陪送的毡房里的帷幔后面哭泣。唱歌的小伙子在新娘毡房门前下马,掀一下毡房下面的一角,改唱“加尔,加尔”(“劝嫁歌”)曲调。这种歌的曲调轻松愉快,语言风趣诙谐,以劝说新娘为主要内容。听到歌声,站在门边迎候听唱的老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双手搭在胸前,齐声祝福:“阿明,阿明,愿你的祝愿实现!”此后,陪伴新郎的小伙子可以与新娘及在毡房内的姑娘和年轻的妇女对歌,毡房内的年轻妇女代替新娘来对应。对唱中,若女歌手们唱输了,就要给男歌手们一人一块手绢、方布;若男歌手唱输了,也给女歌手送同样的礼物,另加一簇猫头鹰羽毛。
次日,应邀前来的亲戚、朋友纷纷给新娘家送礼物,有的送大牲畜,有的送羊只或其他物品。同时,一群年轻人围聚在新娘的毡房外面唱起劝嫁歌,用歌声送别即将出嫁的新娘,用歌声安慰她,鼓励她走向新的生活。新娘由几个年轻妇女簇拥着走出毡房外,边哭边唱,歌中倾诉了对亲人和故土的留恋,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唱完劝嫁歌之后,接着进行摔跤、赛马、叼羊、姑娘追等娱乐活动。
通常,新娘在第三天才正式离家去婆家。当天早上,新娘的嫁妆捆在骆驼背上后,父母亲还要问新娘需要什么东西。如果新娘提出还有需要的东西,父母就要满足要求。嫂子给新娘戴上婚礼帽,腰上系好红布带。新娘在毡房里要唱“告别歌”,意为与亲人告别。歌有固定曲调,歌词则即兴自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