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礼仪思想的主要表现
(1)“修其身而内于心”: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根本体现是为礼仪服务,而礼仪又为社会服务。儒、墨、道三派的教育主张就是道德观,要求人们懂文明、有礼貌、讲礼仪。中国的大教育家、中国理学教育的先祖孔子早就主张“为政以德”,即“以德治国”的思想,并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礼”的内容很广泛,它是能较全面地规定处理和调整社会中各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讲“礼”必须有“仁”的精神,即“爱人之心”。否则,礼无从而来,或者是一种虚伪的礼。“温、良、恭、俭、让”是古代个人道德行为和精神面貌的标准。后来孟子将孔子的“仁、义”思想加以发展,提出“仁、义、礼、智、信”的新思想。孟子曾说:“尊敬之心,礼也。”礼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同地交际场所相互表示尊敬、祝颂、问候、致意、哀悼、慰问以及给予必要协助和照料的惯用形式。理学家朱熹也曾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推以及人。”“上至天子下及庶人,一切皆应以修身为本。”这些都体现了加强道德观对做人做事的重要性。
这些礼仪思想,一方面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另一方面它又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人类社会的共同生产、生活准则的体现,是一种民族思想、文化与情操的反映。
(2)“成于内而形于外”:种种道德礼仪思想要通过行动体现,即“敏于事而慎于行”,“讷于言而敏于行”。“言必信,行必果”。这些都是孔子的主张。荀子主张“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冥冥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这些思想都集中体现了礼仪教育思想所注重的“形于外”。西周“国学”的教育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项。其中礼的教育不仅要求思想上懂礼,而且还要会“演礼”,即言行举止合乎礼仪。宋代理学家朱熹主张“教之以事”,即在实践中从进退等礼节人手进行教育。另外,对儿童的行为礼节如叉手、着衣、作揖、走路、视听等方面也有许多具体规定。教育中“以养育德”的原则在今天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例如:战国时代的“负荆请罪”、后汉时“孔融让梨”以及“张良纳履”、“程门立雪”等感人的故事都是教人知礼、懂礼及用礼的。
当今社会人们十分重视“风度”,其实风度就是一个人德才学识等方面修养的外化。包括言谈举止、穿着打扮以及作风等方面,这些都是构成风度的要素。不卑不亢的做人原则,落落大方的举止,都是做人礼仪的要求。“秀外慧中”(韩愈语)正是对风度的深刻表述。若胸无点墨、不学无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不会有好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