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合婚仪式-尼卡 – 开来之家

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合婚仪式-尼卡

仪式“尼卡”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正式举行婚礼之前而举行的一种带有宗教性质的合婚仪式。在新疆由于民族、地区不同,“尼卡”举行的时间和方式也不同。南疆有些地区的“尼卡”是在婚礼的前一天举行,而北疆有些地区则是在结婚当天举行。

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人的“尼卡”一般都在婚礼的当天凌晨举行。举行“尼卡”的地点是在女方家,除了新娘、新郎、伴娘、伴郎及新娘新郎的父母和亲属之外,一般不邀请其他客人参加。

举行“尼卡”仪式之前,女方家除要将屋子、院内打扫干净之外,还要准备馕、馓子、水果糖、果酱、糕点等各种食品和一顿丰盛的午餐,用来招待双方亲属。

“尼卡”由阿訇主持。仪式开始后,男女两厢站定。这天女方家还要准备一小碗盐水,用来泡两块小馕。选择盐和馕作为“尼卡”的一项内容,有着深刻的意义。它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同时比喻新郎和新娘应如同盐和馕那样永不分离,白头到老。接着,主持人分别问新郎和新娘,是否愿意结为夫妻,是否永远相爱而互不抛弃等。一般只问三次,特别是问到是否愿意结为夫妻时,若连问三次不回答,则表示不愿意,不过在一般情况下,没有不回答的。新郎在回答时响亮而干脆,表现出对女方执著的热恋。但一般新娘则要被问到第三次时才回答,而且声音很小,羞羞答答,其他人几乎听不到,只有站在她身边的伴娘才能听到。所以,大都由伴娘再大声地向大家重复一句:“愿意。”这时,人们都会高兴地笑起来。新娘不愿意马上回答,并不是在犹豫,而是有意逗她心爱的新郎,当然也有不好意思的缘故。

回答完毕,一位姑娘端出一个精制的托盘,上面摆着一小碗盐水,内泡有两块小馕。姑娘要站在新郎和新娘中间。新娘和新郎要当众抢着吃下碗里蘸满盐水的馕。刚才还低垂着头的新娘,在抢碗里的馕时,却大方、果断、动作敏捷而迅速。对此,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谁先抢到馕,则表示谁忠于爱情;另一种认为,谁先抢到馕,谁就在家庭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所以在抢馕时,男女双方各不示弱,同时表示他们从此相亲相爱,携手并进,白头偕老。

新娘这时要放声大哭,和自己的母亲哭别,以表示姑娘对母亲及家人的深情眷恋。“尼卡”结束后,男方回家筹备婚礼,下午要组织人马到女方家来娶新娘,隆重而又热闹的婚礼将在男方家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民族一直以“尼卡”形式完婚。它既具有宗教的证婚效力,又具有法律约束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颁布,结束了“尼卡”形式的证婚现象。现在不论是在人们的观念里,还是在实际生活中,早已确认国家法律在婚姻过程中的决定性地位。但依照民间习俗,在履行法律结婚手续后,维吾尔族仍保留着传统的“尼卡”证婚仪式的部分内容。与以前不同的是,阿訇在举行“尼卡”之前,要查看男女双方的结婚证书,并当众宣读;如未领结婚证书.“尼卡”仪式就不能举行。结婚证书具有法律效力,而“尼卡”证婚仅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形式。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