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时髦是中国人同名较多的重要因素
同名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取名时的趋同心理有关,与人们追求名字的“时髦”有关。
时髦,《辞源》解释为“新异应时”,《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新颖趋时”。一般它被用来说明某种在从众心理驱使下赶浪头、凑热闹的行为。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取名字的时候,常常也会有这种追求时髦的倾向,由是产生出大量的同名人。
20世纪50年代初期,建国、建华、抗美、援朝一类的名字十分流行。
1957年,万里长江第一桥在武汉跨越天堑,人们为这一宏伟成果而欢欣鼓舞,一时间,在三镇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听到“建桥”、“大桥”、“桥桥”的呼唤。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不仅新生儿的名字一片“革命”色彩,而且成千上万的青少年甚至中老年,也纷纷改去当时被认为带有“四旧”意味的名字,而换成某一“响当当,硬邦邦”的新名字。
这方面最具代表性和号召力的事例是: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年轻的女红卫兵宋彬彬,批评她的名字太“文质彬彬”,并且亲自给她改名“要武”。消息传开,篓时间,各种姓氏、不同年龄、男男女女的“要武”,全国遍地开花。与此同时,卫东、卫红、立新、反帝、反修一类的名字,在社会上尤其是大、中学校里盛极一时,构成文化史、社会史上一道可叹可评的特殊景观。
更能说明名字的时髦问题的统计材料是: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人名常用的前6个字是英、秀、玉、珍、华、兰;
1949年10月到1966年5月,即新中国成立后17午,人名常用的前6个字是:华、英、玉、明、秀、国;
1966年6月到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名常用的前6个字是:红、华、军、文、英、明;
1976年10月到1982年6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名常用的前6个字是:华、丽、春、小、燕、红。
就单个的字而论,“红”字在不同时期人名中的使用频率的变化,足以证明时代的因素对人们命名取字的强烈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前,国民党政府拼死围剿人民革命,视“赤化”为大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红”字仅占人名用字的0.136%。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举红旗,唱红歌,戴红袖章,“红海洋”铺天盖地。红色象征进步,象征革命的观念空前深入人心。这种观念方面的变化反映在人名上,便是“红”字的使用频率以大大超常的速度膨胀起来,竟然达到了2.151%,比1949年以前增长近20倍,一举占据中国人名用字的首位。
名字的时髦,从人们的潜意识层面分析,是从众心理的自然流露;从人们的现实人生态度层面分析,反映出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社会参与精神。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是,正如任何时髦的事物都只能在某一段时间内独领风骚一样,名字的时髦,也只可能风光一阵。时过境迁,当年最时髦的名字,很可能变成自己的一块心病,务去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