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无字碑为秦始皇所立吗?…
在东岳泰山极顶玉皇殿前,有一高6米,宽1.2米,厚09米,形似石表的石碑。此碑形制古朴,石质淡黄、光洁,通体不刻一字,这就是著名的泰山无字碑。
泰山无字碑传为秦始皇所立。相传,他曾焚书黜字,故立石不刻字,表示对文字的蔑视。
碑有不少吟咏,也谓碑为秦始皇所立,意在焚书。如明•王在晋“东海长流石未枯,山灵爱宝隐元符。纵教烈焰焚经史,致使秦碑字也无”:清•王乘篆“荒碑无篆迹,山亦解亡秦”:清乾隆皇帝“本意欲焚书,立碑故无字。虽云以身先,大是不经事。”当地民谚也有“秦始皇的碑,一字不錾”的说法。
泰山无字碑果真为秦始皇所立吗?清代大学者顾炎武提出异议,他“因取《史记》反复读之,知为汉武帝立也”。《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东巡,“上邹峄山(今山东邹县)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记……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清楚地记载着秦始皇在泰山所立之碑是有文字的。而焚书事件发生在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泰山秦皇刻石与焚书是毫无关系的。顾炎武说“始皇刻石之处,《史记》书之甚明……无不先言立,后言刻者。惟于碣石则云刻石碣门。门自是石,不须立也。古人作史,立字之密如此。使秦皇别立此石(指无字碑),秦碑焉得不记?使汉武有文刻石,汉史又安敢不录乎?”当代大文豪郭沫若也认为无字碑为汉武帝所立,他在《观日出未遂》诗中吟道“晨曦光海若,东辟石巍然。摩摸碑无字,回思汉武年。”
据《史记》所记载,汉武帝曾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封禅泰山,当时,“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汉武帝可谓开创了立无字碑的先例,他为何立碑而不刻一字呢?据说,他自以为自己即位30年来,文功武治“功德贯世”,一篇碑文岂能言尽其丰功伟绩,故留下这无字碑,以昭示天下。
应该指出的是《史记》中没有明确记载汉武帝所立之石,便是无字碑。故泰山无字碑为武帝所立,仍有令人疑惑之处,有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