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钱钟书交情 – 开来之家

胡适与钱钟书交情

一天,胡适参观到清华大学图书馆。其时已近黄昏,看书的学生开始陆续走散。铜座绿罩的台灯前只有这位声言“横扫清华图书馆”的钱钟书,沙汀孤鹜般凝神观书。

钱钟书本不认识胡适,又是个定力十足的书痴,他钻进书里的时候,哪怕四周围的地都塌了,只要他桌子脚椅子腿下面还有那么一小块尚未崩陷,他也不会去理会。胡适随后翻看了他的笔记本,又看他在书页空地上涂些短语批注。突然胡瞅见这个大学生的椅边靠放着一根文明棍,便伸手抄起,拿在眼前观赏。他打破隔膜,说:“绅士气派嘛。”然后自我介绍:“在下胡适之,尊姓……”

钱钟书久闻学界宗师胡适大名,相见之下感到他待人温和亲切。素常孤僻不喜交际的他,心中大喜,推开书就跟胡交谈起来。胡适询问倾听了他的学业情况和学术见解,分手时将文明棍交还钱钟书,拍着他的肩头说:“看来你们这一代比我们这一代强。我们这一代都是土派的,你们是洋派的。”以后胡博士又专门请少年气盛的钱钟书吃过三次饭,这在后起的青年学人当中可算得是少有的器重。日后谈起胡博士,钱钟书给他很高的评价。

胡适那一面,直到晚年,他也没有忘记远在海峡这一边的钱老弟。台湾版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特别提到钱钟书,大意说:钱钟书是谁我不认识,但他的《宋诗选注》我看到了。序言和注都极有特色,非常之好,但选目受了风气的影响。远在北京的钱钟书,不止一次地把这本书的这个段落指给世交近友看,指点时,他语气里流露出急切和欣慰。“钱钟书是谁我不认识”这句话,使他非常感激,他知道胡适是在有意识地保护自己。“选目受了风气的影响”,是明眼人语。个中背景甘苦钱钟书心里最清楚。

国共战争的炮声,校园里的钱钟书是听得见的,国民党中央电台的广播,解放区新华电台的广播,英、美、法报纸上的消息和时评,钱钟书在看在听。1948年,胡适好意邀约他迁台湾任教。钱钟书略沉吟,摇摇头:“我不能去,去了那里,我没书看了。”

1948年,钱钟书先拒绝了香港大学延聘他任文学院院长的邀请,又拒绝了牛津大学两次诚聘他回母校任教的邀请。他说:“这是我的祖国,这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还是留在这做自己的一份事情好。”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