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领导气度有多大
拿破仑一生中指挥过众多的大战役,并屡屡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善于用人。
不讲年龄
拿破仑二十七岁任军团司令,三十岁任法国“第一执政”,三十三岁成为“终身执政”,三十五岁便当上皇帝。由于自己的经历,拿破仑深感有志不在年高。
在拿破仑的将帅中,除贝尔蒂埃元帅外,绝大多数是年轻人。达乌二十八岁时被任命为远征埃及的骑兵指挥官,三十四岁就获元帅权杖。马尔蒙二十六岁时被任命为法军驻意大利炮兵司令,三十五岁就升任元帅。苏尔特三十岁升为少将,三十五岁获元帅衔。茹贝尔二十七岁任独立军军长,二十九岁指挥驻荷兰和意大利的法军。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后,诏封的十四位现役元帅中,就有七人的年龄在三十七岁以下。
不论门第
拿破仑在选拔将领时,彻底地废除了传统的以出身择人的门第观念。他公开宣扬“每个士兵的背囊里都有一根元帅的指挥棍”。他号召人人争当将军、元帅。拿破仑的士兵高兴地看到,许多杰出的元帅都是来自社会的下层,来自士兵。著名的内伊元帅是一个饭店老板的儿子,拉纳元帅是—个士兵的儿子,贝尔纳多特元帅和勒费弗尔元帅都是出身于普通士兵。这些人虽然出身卑微,经历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具有敏捷的判断力和顽强的意志。
不求完人
拿破仑懂得人总是各有长短。因此,他选拔将才从不要求十全十美。他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并利用它来为自己服务。按这一原则,他果断地选择了贝赫尔作为他的参谋长。他说:“贝赫尔缺乏果断,完全不适于指挥任务,但却具有参谋长的一切素质。他善于使用地图,了解一切搜索方法,亲自颁发命令。他对于最复杂的部队调动是内行。”这样的人,对于喜欢自作决定的拿破仑来说,无疑是最理想的参谋长。不计前嫌
茹当是先于拿破仑的革命军少将,曾激烈地反对过拿破仑,后转变态度拥护他。拿破仑不计前怨,先任命他指挥意大利法军,后又任命他为西班牙国王的军事顾问和参谋长。
将军卡尔诺,曾竭力反对拿破仑当“第一执政”和皇帝。几年后,当他愿意为帝国效力时,拿破仑即委任他为安特卫普总督,“百日”时期又任命他为内务大臣。
元帅波尼亚托夫斯基,原是波兰集团军司令,1806年在法军迫近华沙时投降拿破仑,拿破仑当即委任他为法属华沙大公国的陆军大臣。1812年远征俄国时,任集团军军长,莱比锡会战时晋升为元帅。
驻瑞士的法军统帅麦克唐纳,因莫罗将军的叛国罪受牵连而退伍。拿破仑喜爱他的才能,五年后又起用他为军长,最后又晋升他为元帅。有功必赏
拿破仑在千方百计激发部将荣誉感的同时,常常不惜重金奖赏作战有功的将领,以保持部将们的高昂士气。
1807年,拿破仑征服普鲁士,打败沙俄并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他对有功的文武官员进行了十分慷慨的犒赏:赏给达乌元帅一百万金法郎;赏给内伊元帅将近三十万金法郎的终身年金;赏给贝尔蒂埃元帅五十万金法郎和四十万五千法郎年金;对其他元帅和将军、军官也都大加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