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得意门生山抹微云君-秦观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诗词都很有名。他的诗,精致细密,秀丽纤柔,敖陶孙说他的诗如“时女步春”,王中立说他的诗是“妇人语”,元好问说他的诗是“女郎诗”,几乎是众口一词。他的词,远绍南唐,近受柳永的影响,音律谐美,语言雅谈,委婉含蓄,饶有余味,成就远过于诗。
宋人蔡伯世认为,苏轼的词,“辞胜乎情”,柳永的词,“隋胜乎辞”,两人各有所偏,而能做到“情辞相称者,唯少游(秦观之字)一人而已”(周紫芝《竹坡词》孙兢序)。在词的写作上,自视甚高的李清照也曾指出“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殊)、贺方回(铸)、秦少游、黄鲁直(庭坚)出,始知之”(《词论》),连苏轼也被排除在词的“当行”作家之外。
由于与苏轼等人的密切交往,秦观长期遭受贬逐,飘零异乡,其词作内容,局限于歌唱男女间的情爱和抒发个人的愁怨。或许因为他性格的敏感多情和诗词女性色彩的浓郁,秦观常常成为小说家们创作时依托的好对象。《今古奇观》这部古代小说集中,有一篇充满才情和智慧的作品——“苏小妹(苏轼之妹)三难新郎”,这“新郎”,就是秦观。《红楼梦》第五回,写到宝玉来到秦可卿房中,见墙壁上挂着一副明代画家唐伯虎画的《海棠(喻杨贵妃)春睡图》,画的两旁是一幅“宋学士秦太虚(观字太虚,少游乃后改之字)所书”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这副对联只是曹雪芹学得很像的拟作,并不出自秦观的《淮海集》。在小说家们的笔下,秦观是一个多情的风流才子,有如后世的唐伯虎。其实,对秦观形象塑造得最为真切和丰满的,还是秦观本人的词作,试看其《满庭芳》,词曰: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本事,宋•胡仔《苕溪渔隐丛活》引《艺苑雌黄》说:“程公辟守会稽(今浙江绍兴县),少游客焉,馆之蓬莱阁。一日,席上有所悦,自尔眷眷不能忘情,因赋长短句。”这“长短句”,就是这首《满庭芳》。演绎的又是一个才子佳人的故事,镜头则定格在黄昏离别的时刻,词的大意是:
远山飘挂着一缕缕薄云,天地相接处,那一丛丛枯草仿佛粘在天幕上,已到黄昏时分,谯楼上报时的悲凉号角声也已经停歇。我暂时停下远行的船桨(诗人离会稽返乡),姑且与你共举这离别的酒杯。蓬莱馆中,多少欢乐的往事一齐浮现在心头,而今空自回首,有如眼前这纷纷扰扰的暮霭烟云。抬头望去,只见夕阳远照处,有许多给人带来寒意的乌鸦在盘旋,一条小溪绕过孤寂的小村流向远方。这景物,真令人凄切神伤!当此时刻,我暗暗解下佩带的香囊,你也轻轻解下罗带编成的同心结(我们彼此交换着临别的赠品)。(往事如烟,一去不复返,)我空然赢得个混迹青楼妓馆的负心郎的名声。这次离别何时才能相见啊,我的衣襟双袖上白洒了痛哭的泪痕。在这伤心的时刻,回头远望,我们曾经居住过的高城已从视线中消逝。只见黄昏中一片灯火闪烁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