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是死后成名
诗圣杜甫一生坎坷,生前并没有什么大的名声。杜甫的诗圣之名,来自他死后的历代读者。最早给杜集作序的樊晃,推崇杜甫为“当今一人而已”。白居易赞美杜诗“贯穿古今,靓缕格律,尽工尽善”。
元稹是第一个对杜诗作出全面评价的诗人,他指出:“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韩愈把杜甫与李白并列,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调张籍》),甚至把杜甫看得高于李白,他在《题杜子美墓》诗中说:“有唐人物盛复全,名书史册俱才贤。中间诗笔谁清新,屈指都无四五人。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经过元稹、韩愈这两位颇有号召力诗人的大力扬誉,论诗者才渐渐以李杜并称。到宋朝,尖锐的社会阶级矛盾,严重的国家与民族危机,使更多的诗人开始正视社会现实,具有“诗史”特质的杜诗,不仅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强烈震撼与共鸣,而且成了他们精神力量的源泉。文天祥在燕京狱中集杜诗五言诗句为二百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宋代是在杜诗的光芒笼罩之下,人们用最好的词句来赞美杜诗,对杜甫的崇拜明显地超过李白。刘风诰《杜工部诗话》说:“王介甫(安石)选四家,以杜为首。秦少游(观)则推为孔子大成,郑尚明(印)则推为周公制作,黄鲁直(庭坚)则推为诗中之史,罗景伦则推为诗中之经,杨诚斋(万里)则推为诗中之圣,王元美(世贞)则推为诗中之神,”真是“崇奉至矣”。在这众多的美称中,以杨万里的“诗中之圣”最为深入人心。
正式使用“诗圣”来称呼杜甫的,是明代《杜臆》的作者王嗣爽。王嗣爽字右仲,鄞县(今浙江鄞县)人,明代曾为知州。明亡后自比夷、齐、誓不事清。他精研杜诗三十余年,年八十而《杜臆》成书。是书的命名,王自谓曰:“草成而命名曰‘臆’,臆者,意也,‘以意逆志’,孟子读诗法也”。
清代的仇兆鳌对此书推崇备至,在《杜诗详注》凡例中说:“宋元以来,注家不下数百,各有所长。其最有发明者,莫如王嗣寅之《杜臆》。”王说梦见自己和杜甫在草堂对酒谈诗,在诗中写道:“青莲号诗仙,我翁号诗圣”。(《梦杜少陵作》)又在《浣花溪二首》中写道:“诗圣神交盖有年,到来追想一凄然。”可见诗圣的称号,在当时已被公认了。
杜甫曾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二首》)的诗句来表达对李白崇高的敬意和寄托深厚的同情,意思是说,生前献身无路,困顿不堪,纵使身后名垂万古,人已寂寞无知,夫复何用!比起李白,杜甫的遭遇更容易使人一洒同情之泪。诗圣的美称,高则高矣,然而姗姗来迟,不正应验了诗人这感伤的诗句?
1962年,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诗人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来纪念,不仅是炎黄子孙,而是全世界人民都崇敬杜甫广阔的胸襟,伟大的人格,把他的一千余首诗视为艺术瑰宝,这非凡的礼遇,是我国古代任何一位诗人所未曾享有的,诗人九泉有知,当莞尔一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