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死后埋在了哪里——唐僧墓地兴教寺简介 – 开来之家

唐僧死后埋在了哪里——唐僧墓地兴教寺简介

陕西西安的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20公里的少陵原畔,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在寺门前俯视樊川,田渠纵横,河流如带;南望终南山,万峰耸峙,郁郁葱葱,风景绮丽。

兴教寺创建于唐高宗李治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寺内的舍利塔,为唐僧玄奘的墓地。

玄奘于唐高宗李治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圆寂(去世)于玉华宫(今陕西省宜君县境内),终年63岁。玄奘圆寂后,初葬于长安城东演河东岸的白鹿原上,5年后迁葬于现址,并修建寺院和舍利塔作为纪念。唐肃宗李亨还亲自题写塔额“兴教”二字,故名兴教寺。

玄奘,一般尊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河南缑氏(今偃师县)人。他13岁出家,21岁受戒,28岁时离开长安西去印度求法取经,历时17年,往返10万余里,历经百余个小国,直到他44岁时才带657部经典回国。

玄奘回到长安时,唐太宗李世民在朱雀大街上亲自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玄奘回国后,先后在长安弦福寺、慈恩寺和玉华宫三个译场和当时的数百名学者、名僧翻译梵文佛经74部1335卷,历时19年。

玄奘还著有《大唐西域记》。这部书详细地记载了西域诸国的古代历史、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为今天研究这些国家的古代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玄奘还创建了佛教的“法相宗”,也称“唯识宗”或“慈恩宗”。玄奘的“西天取经”,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和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明代中叶,作家吴承恩,根据玄奘“西天取经”的历史事迹,以《大唐西域记》为素材,创作出了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唐文宗李昂大和二年(公元828年),兴教寺曾修葺过一次。清同治年间,除玄奘、窥基、圆测舍利塔外,寺内其他建筑全部被兵火焚毁。1922―1939年间,又曾两次重修,因寺内正殿、藏经楼及长方形敞寺等都是近代建筑,多已失去唐代风貌。整个兴教寺现由塔院、殿宇、经楼三部分组成。

正院是大雄宝殿,陈列有大型佛像,造形生动,栩栩如生。

后殿宽敞,壁上悬有十八罗汉拓版像,形象各异,院内松竹花木茂盛,环境幽雅。寺院两侧各有跨院。东跨院名叫“藏经院”,建有“藏经楼”,收藏有唐人手抄经一卷以及影印佛经数千册,其中有梵文《贝叶经》、《巴利文》等寺中之宝。西跨院名叫“慈恩塔院”,院内建有三座砖砌的舍利塔,中间最高的一座是玄奘的舍利塔,塔的平面呈正方形,共5级,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仿木结构砖塔。塔身底层北侧镶有石刻《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记述了玄奘的生平事迹。左右是玄奘两大弟子窥基和圆测(新罗人)的墓塔。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