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夫余人的丧葬习俗 – 开来之家

古代夫余人的丧葬习俗

夫余人的丧葬文化有其鲜明的民族特点,《后汉书,东夷传》载:夫余人“死则有椁无棺,杀人殉葬,多者以百数,其王葬用玉匣。汉朝常豫以玉匣付玄菟郡,王死则迎取以葬焉”。从“死则有椁无棺”看,夫余人实行的是土葬,葬具已有椁,还盛行着残酷的杀人殉葬之风,多者竟至“百数”。殉葬之俗在汉族中也流行过,在其他一些兄弟民族中也流行过,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一些民族中也流行过,这是一种具有世界性质的文化现象。其形成原因是源于崇信灵魂的不灭,夫余人的杀人殉葬也正源于此,其王死后,就是让殉葬者仍做他的奴隶。

“其王葬用玉匣”,玉匣是殓服。当进入阶级社会,殓服习俗便染上了浓重的阶级色彩,平民百姓由于地位的低下,经济贫困,根本不可能为死者穿着那么多套殓服,有的甚至露尸于野;而地位高的统治阶级,硷服却非常奢华。《吕氏春秋•节丧篇》载:“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高诱注:“鳞施,施玉匣于死者之体,如鱼鳞也。”可见,玉匣即玉衣。到了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殓服便用玉衣。

《后汉书•礼仪志》载: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乇、列侯始封、贵人、公主殓服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殓服用铜缕玉衣。“玉衣”虽然早见于古文献的记载,但其形制究竟是什么样,直到1968年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其妻窦绾的墓中,首次发现了两套完整的玉衣,这才揭开了存疑已久的“玉衣”之谜。

夫余王葬用玉匣,这玉匣是汉王朝赐予的,“汉朝常豫以玉匣付玄菟郡,王死则迎取以葬焉”。汉王朝究竟赐给夫余王多少套玉衣,现已不可考了,夫余王死后殓用的玉衣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只好等待将来考古的新发现了。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