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青年时代的艰苦磨难
邓小平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力排众议,相继辞去了领导职务,潇洒走下了领导岗位,为他倡导的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做出表率。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他的青少年时代却充满了艰辛。
1920年10月19日,历时三十九天,行程三万余里,邓小平和他的同学终于踏上了向往已久的法兰西土地。
但是,由于经济上的困窘和法国经济的萧条,邓小平只上了五个月学,后来不得不进入施奈德钢铁厂做工。
由于不懂技术,只能做杂工,劳动强度很大,每周要在四十度以上的高温车间工作五十多个小时,有时还要加夜班。这对一个十六岁的身材矮小的学徒工来说,其繁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最无法忍受的还不是体力上的劳累和生活上的困苦,而是法国工人的欺辱歧视。
之后,邓小平为了糊口,为了生存,与同学四处努力寻找工作,不论轻活、重活,或脏活、累活,也不论杂工、临时工或清洁工,碰上什么干什么,哪里有活就到哪里干,结果也只是勉强充饥。这种异国他乡的没着落的不稳定的状况,持续了三个月。邓小平后来曾回忆说:“每当我能买得起一块羊角面包和一杯牛奶时,我总是感到很高兴。”
十九岁时,在周恩来、李富春的直接领导下,邓小平是旅欧团组织的对外理论刊物《少年》(后易名为《赤光》)编辑部最年轻的成员。邓小平起初的工作是给刊物刻蜡板和印刷。他在最初的革命生涯里,所表现出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工作成绩,给同志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他们曾回忆说:“几乎每次到书局去,都亲眼看到他正在刻蜡板、油印、装订,他的宇既工整又美观,印刷清晰,装订简雅。”大家都称赞他是“油印小博士”。
艰辛的生活实践,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出他坚强不屈的性格和无坚不摧的毅力。这使邓小平在以后的政治生涯的“三落”遭遇后,依然能“三起”。西方的一家杂志特地送他一个雅号:“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