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最早的“公交”事业 – 开来之家

北京城最早的“公交”事业

明清两季,从北京大通桥逆水而上,往西不远便是环绕北京内城的护城河。河里仅有摆渡船和冬季拖船,载客往返于东便门与朝阳门之间。这可能是北京最早的“公交”事业吧!

那时,河上的冰船每船可坐6个人,渡船每船可乘客40到50人,每人付船资一个大子儿或两个小子儿即可。每天有十一二条木船往返于此河段,而朝阳门至东直门则是另一拨木船摆渡。

渡船同样需要拉纤。这里是由人来拉纤,视载客人数的多寡用两人三人或者四人不等。拉纤者是在腰间别一块木板,系上纤绳,另一头系在船上,驼腰弓背吃力地向前拽着。

每一河船段的渡船都是祖辈相传,船为自己家产。朝阳门这段河上的船户世代为田姓人家,老祖是由山东过来的油匠,以后至少有三代人靠船吃饭,人称“小船田家”。

小船田家只在东便门至朝阳门这一段摆渡,别处不去,但也不允许别处的船户到他们这儿抢活。有一回二闸人想把船弄过这边来,被田家找了官面上人将二闸人顶回去了。

从东便门到朝阳门,陆地也可行车载客,不过,不是拉洋车,也不是驮脚驴,而是趟子车,即赶大车的。坐一回趟子车一个人需花费两个大钱,比渡船贵。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