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服看官位-漫谈古代官服制度 – 开来之家

从衣服看官位-漫谈古代官服制度

官服又被称作朝服,它代表着封建制度森严的等级差别,同时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在服装上最直观的反映。

秦代,帝王崇信五行之说,因老子有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性若水,天下何愁不太平。”故以水为德,所以官服皆黑色,汉代承袭了秦代的服制,也以黑色为尊,直到北周时才出现了“品色衣”,即“以锦、绮、缋、绣为缘,名曰‘品色衣’”。

隋朝统一全国后,一方面努力推行汉族形成已久的服饰制度,另一方面它也很难摆脱北族服饰的影响。隋炀帝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隋代官服制度,“文武官皆戎衣,贵贱异等,杂用五色。五品以上通着紫袍,六品以下皆用绯、绿”,这样一来就对帝王将相的服饰作出了规定。唐代的服饰博采众家之长,但大体上还是沿袭了隋朝的制度。

从这时候开始,官服有了明确的颜色区分,据史料记载:“三品以上的官员穿紫色长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的官员穿绯色长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的官员穿绿色长袍,无鱼袋。而有些职务高而品级低的官吏,仍然按照原来的品级确定衣服的颜色。如官至宰相,品级却只有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各州县的长官刺吏,不论品级高或低,一律穿绯色长袍。”这种服色制度一直被后世所使用。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之后,建立了大明帝国。“新官上任三把火”,朱老板的第一把火就是禁止了穿着胡服,然后又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也就是在这时,代表官位的补子制度出现了。“补子”是一种装饰在官员常服前胸、后背处的一种绣品,有圆补和方补之分。圆补一般用于贝子以上的皇亲,上面绣的是五爪金龙纹,分别装饰于左右两肩、前胸和后背处。方补一般用于文官和武将等官员。

据明代法典《明会典》中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补子图案:“公、侯、驸马、伯:麒麟、白泽;文官绣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绣兽,以示威猛: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些补子的图案是以蟒、斗牛等为题材的,这些应归属于明代的“赐服”类。

清代沿用了明朝的补子,图案内容大体上没有发生变化,但在各个品级之间略有区别。在清代的官补上,文官一品为鹤,二品是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是大雁,五品是白鹇,六品是鹭鸶,七品是,八品是鹌鹑,九品是雀;武官的补子也略有变化,一品是麒麟,二品为狮子,三品是豹,四品是虎,五品为熊,六品为彪,七品、八品都是犀牛,九品是海马。

清代时,已经完全废除了以服色定品级的制度,只在帽顶及补服上作出区分。清代官服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蓝色的,只有在庆典时才可以改用绛色;一般的情况下外褂都是红青色的,但在国丧或者守孝期间,要改用黑色。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