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的中央与地方教育体系 – 开来之家

两汉时期的中央与地方教育体系

汉代的太学建于武帝时期。在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置博士弟子员(太学学生)五十人,这便是正式成立太学之始。严格说来,我国历史上的最高学府,也应从这里算起。

汉代的官学除太学外,还有一些专门学校和地方学校。专门学校有“鸿都门学”和“四姓小侯学”;地方学校主要是郡国学校。此外还有私立学校。

鸿都门学是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院,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的创立是适应当时政治需要的,是统治者内部斗争的产物,也是太学生政治运动的产物。鸿都门学的招生对象以没有名望的庶族子弟为主。在教学内容上以辞赋、小说、尺牍为主,与太学所教的课程内容不同。

四姓小侯学是东汉时专门为贵族开设的,为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四族而建立的,因这些外戚都不是列侯,所以被称作小侯。后来这个学校的招生范围不断扩大,凡贵族子弟都可入学,而且匈奴也可派遣子弟前来留学。

汉代的地方行政区域,以郡和国为单位,郡下还设置若干县或邑、道。汉代在地方上也设立了许多学习儒家经典的官学。汉武帝时就曾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令天下立官学,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学、校设置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东汉时郡国学校更为发达,班固在《京都赋》中说:“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虽有夸张,但可以说明当时教育是比较繁荣的。

汉代私人办学也很盛行。由于太学招生数额有限,地方官学又有名无实,而且又缺乏启蒙教育这样的机构,青年和儿童多半就学于私家。加之官方崇尚今文经,一些古文经学家便设帐授徒,私人办学之风大盛。《儒林列传》载:“曹曾字伯山,门徒三千人”、“宋登字叔阳,教授数千人”、“蔡玄字叔陵,门徒常千人,其着录者万六千人”等等。当时学生求学分两种情况:一是着录弟子,即在名儒门下着其名,而不必亲自听课受业;二是及门受教,即入其门而受其业。由于学生多,也有用高才弟子教后进学生的,马融就是这样。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