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的原平凤秧歌简介
风秧歌是仅存于原平北贾村的一种民间歌舞。其表演形式为“过街”、“踩圈”和“开轱辘”三大部分。
“过街”,也称“踩街”,与山西境内许多地方的“过街秧歌”类似,但原平凤秧歌中的“过街”,其人物舞蹈的动作节律独具风格,而最有特色、引人入胜的要数男性舞者的“草帽”(当地称竹圈草帽)以及甩帽的功夫。竹圈草帽用纸浆托制成草帽形状,也有人干脆用真实草帽加工改造,表演时既要把帽子上富有弹性的的竹圈甩出环绕转动,又要敲响腰间的花鼓,同时迈着悠悠的舞步,浑身动作协调,洒脱而有情趣。
“踩圈”即“踩圈秧歌”,是“过街”以后的定场表演。表演的亮点集中在一位男角身上,这位男角必须具有公众认可的演唱才能,表演时头上扎块毛巾或者扮成女装。男角上场,将绕圈行走的女角逐一“点出”,做“跌籽儿”动作后开始“跑场子”,然后边走圈边吟唱,或男唱女和,或男女对唱,完全由表演者即兴发挥,或叙事或模拟角色说唱。均为无伴奏清唱。
“开轱辘”,也称“轱辘秧歌”、“出儿秧歌”,以演唱具有角色、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的民间小戏为主。许多民间艺人从传统戏剧中截取片断进行演唱,如《血手印》、《真假刘知精》等。
以上三部分,既可联系为一个整体依次表演,又可单独表演。不论何种形式,都是相对独立的一套人马交替表演。
凤秧歌的名称以及来源,民间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因男舞者头戴帽圈竹条的顶端缀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红绒球,颇似凤凰头上的冠翎而得名。一说是300年前由移民从安徽凤阳传入,与当地“踩圈秧歌”结合而成,原名为“凤阳歌”,后来谐音转变为凤秧歌。当地老百姓还有一种说法,称凤秧歌与其他秧歌很不相同,是从秧歌中派生出来的另一份儿,故称“份儿秧歌”或“凤儿秧歌”。
清光绪六年(1880)《定襄县志》中已有凤秧歌的记载,该志在“保泰条目疏”中说:“禁卖艺,绝杂戏,驱流倡,可以杜欺罔弥奸盗。卖艺,如舞拳棍、弄枪刀、耍艺方。杂戏,如上刀山、跑马、缘绳、弄猴、耍熊、以及花鼓、凤秧歌、霸王鞭、莲花落之类,乡官概禁入村。”可见旧时凤秧歌曾为游乡艺人所为。凤秧歌等游艺形式也融入当地的元宵社火节目之中,如光绪八年(1882)《崞县志-风俗》载:“元宵,乡村稍有灯火;城市则鳌山灯海,秧歌社火,角抵之戏,喧阗街巷。”
民间还流传着几种关于凤秧歌起源的传说故事,一则说秦始皇修长城时,遍征民匠,广施暴政。有一家老少为避苦役,由儿子装疯卖傻扮成疯公子模样,扬襟舞扇,癫出城外,其余人扮成野太医各色人物追赶,遂全家逃出。后人效仿其举动,便产生了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风秧歌中的两个领头角色,正是“疯公子”和“野太医”。一则故事说北宋末年,梁山泊起义军为了搭救被官兵捕捉的弟兄,扮成卖艺人混入城内,劫了法场。后人为纪念其英勇行为,便沿用这种形式娱乐,遂产生了凤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