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州梆子的发源地在哪里?…
蒲州梆子,又称蒲剧,是山西四大梆子中诞生最早、影响最大的一种。蒲州梆子流行于山西南部及陕西、河南、甘肃、青海、内蒙、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蒲州梆子的起源众说不一,一般认为最早源于宋元时期山陕地带的锣鼓杂戏,后又吸收山陕民歌小曲、小唱,到明代中叶受青阳腔影响,逐渐形成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剧种。
蒲剧发源于晋南,晋南人也最爱看蒲剧,逢年过节,庄稼收罢或村里有了大喜事,都要请戏班子好好唱上几台,看个痛快。对远近亲戚,或亲自登门,或捎口信,请他们来看戏。演出的前两天,人们就抬着木头,扛着桌椅到戏台前,先占个合适的位置,地面上布满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座位,虽不象城市剧院那样整齐、雅致,但却别有一番村野情趣。
晋南戏曲演唱活动兴起颇早,演出盛行,当年的蒲剧著名演员葵娃,曾为康熙帝演出,可见此时蒲剧已取得相当大的成就,在平阳一带也深得人心。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的“老三盏灯”王来来,也是蒲剧著名演员。他曾带戏班北上大同、张家口、北京、宣化等地演出,民间传说“他生在陕西,学在蒲州,红火到崞县忻州,驰名在宣大京口,扭回头踏了宁武,跨了朔州,没办法离开北路,想望南路,老在中路。”其中的“宣大京口”分别指宣化、大同、北京、张家口。人民用口头文学记下了一个老艺人的艺术生涯。
民国年间,蒲剧著名花旦演员王存才,以“椅子功”而闻名,他扮演《挂画》中的女主角含嫣,身段优美灵巧,人物刻画细腻,令人叫绝。以至民间俗谚说: “宁可不坐民国天下,也不误存才挂画。”蒲剧传统剧目分本戏、折戏两类,共500多个。
蒲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南路文雅,西路火爆”的说法。蒲剧总的艺术风格是富有激情,高亢奔放,慢则一字一板,婉转细腻,舒缓自如;快则猛跌猛上,明快粗犷,把剧中人物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蒲剧里的做功戏以特技表演弛名全国,最主要的有帽翅功、翎子功、髯口功、梢子功、椅子功等。1959年蒲剧《窦娥冤》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剧影片,搬上银幕,在国内引起反响。蒲剧著名演员有阎逢春、工秀兰、张庆奎、筱月来,杨虎三,他们的演出感情充沛,扣人心弦,以各自精湛的表演丰富了蒲剧艺术。
新中国成立以后,蒲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演出了诸如《三里湾》、《李双双》、《白毛女》、《江姐》等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62年晋南蒲剧院赴京演出后,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赋诗称赞:
嘉靖蒲梆久擅场,腔商板急谱官商。
根深可喜新枝茂,赢得声名返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