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的对联的历史发展过程 – 开来之家

辞旧迎新的对联的历史发展过程

对联,也叫对子、喜子、联句等,可以写在纸上、布上、竹子上、木板上,也可以刻在木头上、石头上。总之,只要是成双的,对仗工整的,都可以作为对联。

传说,王羲之贴春联,因书法漂亮、内容优雅而多次被人揭走。于是他三十晚上被迫贴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年初一早上各添三字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而终得贴成。但这一传说真实性不高,对联最早在五代时兴起,此时距王羲之时代已有几百年了。

其实,对联是由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开创的。在新春时,他将自创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贴在门口。于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诞生了。

在此之前,春节时,人们“总把新桃换旧符”,只是把表示吉庆的桃木挂在门侧。当然,也有在门板上贴门神的。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习俗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贴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对联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居功至伟者当属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相传在他登基后的第一个春节,曾要求全国上下都贴对联以示喜庆。他则亲自穿便装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朱元璋微服私访时,还在民间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锥锥锥锥出穷鬼去、拉拉拉拉进财神来”等佳联。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此后,对联便大面积地开花结果,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