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人类聚集地形成的基本因素 – 开来之家

早期人类聚集地形成的基本因素

当人类从狩猎觅食进入到农耕与饲养的农业社会时,其所需要的生存与生活环境条件则发生变化,其理想的栖息环境也随之而变化。例如:农耕需要大片适宜耕种的土地,这就是地形较为平坦、土质较疏松、没有积水、不受洪水威胁、利于排水的高阶地,只有在认识洪水的规律及具有防洪避灾的技术和手段时才能进入河流两岸的平原。

从植被上来说,最好是疏林与草地,如果是林地就需要借助于火来清除树木变为耕地,这就是常说的刀耕火种。如果其栖息地附近高处有山林、草坡,低处有溪流、河湾,则又可以利用狩猎、采集、捕捞来补充和丰富其食物来源。因为在农业社会中,生产与生活是人生存的重要依据,在选择栖息地也是首要依据。

但是,在农业社会中,安全也是其在选择栖息地的重要依据。当然,这时的安全防卫已主要不在于野兽而逐渐转移为敌对的群体和部落。在栖息地的选择上,除了利用山林的隐蔽,高地的居高临下,沟、洼地、水域的阻隔以外,还利用人工办法建造栅栏、围墙、深沟及城墙。在封闭式的聚落中,除了分散的小房子外,还有中心的头人所住的大屋子。

俞孔坚教授认为周是我国文化定型的重要阶段,其发祥地一~渭水流域的歧山,区位恰好坐落于地堑谷地。随着周的发展,从歧山的周原走向渭河中游南岸的丰、镐。从其起始的周原来看,北倚岐山,南临渭河,东西两侧分别有漆水和千水,整个台塬东西长7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既是一个能维持部落生产的沃土,又是个天然庇护所,在区位上则具有俯控渭河盆地的战略优势。

另外,其位于黄土高原的边缘,森林的破坏会导致严重水土流失,加上频繁的地震、山洪会使滑坡、山崩、泥石流易于发生,促进了护林防灾的农业生态意识。这种捍域、庇护的“重关四塞、林木茂密为吉都”的思想,是由追求自然与牛态的理想栖息地意识向文化生态的理想栖息地的转换。

关中盆地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延续了千余年,对这种文化生态的理想栖息地意识不断强化,当北方平原地遭到各民族“逐鹿中原”战乱,大量居民南迁,举族之民多在江南丘陵的山间小盆地中寻求其头脑中强化存在的生态文化理想栖息地。陶渊明的“桃花源”也就是在北方形成并强化的意识在文学上的反映。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