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谁说的
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提到“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本义是指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引申为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也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就。该典故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东汉时,汉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刚到鄯善国时,鄯善王把班超奉为上宾,后来态度却冷淡下来,甚至派兵监视班超。班超揣测是匈奴派来了使臣从中作梗,鄯善王不知所从的缘故。后来经过打听,果然如此。
于是班超召集一起出使的三十六人喝酒。趁大家酒劲正浓,班超激动地说:“诸位与我都身处边地异域,期望立功来求得富贵荣华。但现在北匈奴的使者来了才几天,鄯善王就对不我们以礼相待了。如果鄯善王把我们绑送到北匈奴去,我们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么?你们你们看怎么办呢?”大家都齐声说道:“我们现在已处于危亡的境地,是生是死,就由司马决定吧。”班超便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的办法,只有趁今晚用火进攻匈奴使者了。”
于是众将士在班超的带领下一举拿下匈奴军营,胜利完成了与鄯善王和盟的出使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