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笔记小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 开来之家

明清笔记小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笔记小说是古代文言小说的一种形式。笔记的内容十分驳杂,囊括了古代的志怪、传奇、杂事、逸闻、风俗礼仪、训诂考证等等。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对于“笔记”的定位也一直有争议。刘叶秋在《历代笔记概述》中曾把笔记分为三大类:小说故事类、历史琐闻类和考据辨证类。按分类,小说故事类的笔记就是笔记小说。周勋初在《唐代笔记小说叙录》中只讲历史琐闻类的笔记,对笔记小说的范畴进一步做了限制,只认同古杂史笔记或杂事小说。

事实上,笔记就是一种随笔、不拘一格的散体文字。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说:“路粹杨修,颇怀笔记之工。”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说:“笔记尤尽典实。”今人认同笔记中带有故事性的文字为“笔记小说”。

需要说明的是,此“小说”不同于我们今天的“小说”概念。它重在实录,是记人和事的散文随笔。它的风格简洁,往往只需三言两语或一个小的段落即能叙述清楚。规模类似今天的“微型小说”。像《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被划归小说中,其有一定的剪裁取舍和文学加工。后来出现的《续世说》、《今世说》、《新世说》、《唐语林》、《何氏语林》等只能称为笔记,不称小说)中的一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搜神记》中的《鼠妇》一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豫章有一家,婢在灶下,忽有人长数寸,来灶间壁,婢误以履践之,杀一人。须臾,遂有数百人,著衰麻服,持棺迎丧,凶仪皆备。出东门,入园中覆船下,就视之,皆是鼠妇。婢作汤灌杀,遂绝。”言词简约,不加渲染。以笔记为名的书约始于宋祁的《笔记》(原名《景文笔录》,又称《宋景文笔记》),继而又出现了《老学庵笔记》、《芥隐笔记》等。清时,以笔记命名的书种类更加繁多,如记志怪故事的《阅微草堂笔记》,谈考据辨证的《双砚斋笔记》,内容驳杂的《庸闲斋笔记》等。其中,诞生于清中期的《阅微草堂笔记》被古今视为笔记小说的“正宗”。

You may also like...

发表回复